1937年,國共展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這也讓黃埔軍校畢業的兩黨將領們,終于有機會辦個同學聚會了。
八路軍這邊,陳賡和左權等人受邀參加。但在參加聚會的時候,陳賡卻故意沒穿鞋子。眾人面面相覷,宋希濂卻說:他就是這個脾氣……
共赴廣州
要說近代歷史上,哪所學校真的影響了歷史進程,那必然是黃埔軍校。這個被譽為“一代黃埔人,半部民國史”的傳奇軍校,為革命培養出了大批將領。
但這所國共合作辦的學校,最后卻因為大革命的失敗而分崩離析。導致黃埔六期之后,再也沒有出名的將領。
對于陳賡和宋希濂來說,黃埔不僅是他們的學校,也是見證他們友誼起步和破碎的地方。
1923年,正在長沙上中學的宋希濂突然得知了一個消息:孫中山派人來湖南了,打算在湖南招收一批愛國青年去廣州參加軍事訓練。
這個消息讓他非常振奮,馬上找到老師要求報名。
參軍一直都是他的夢想,但家里面一直不希望他去當兵。如今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機會,他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但學生軍不是簡單就能當上的,要當學生軍首先要進行考試,考場就設在當時的長沙育才中學。
宋希濂去參加考試的時候,才發現考場的人還真不少。等他坐下來之后,他旁邊的人就非常熱情地和他攀談了起來。
兩人互相通過姓名和籍貫之后,驚訝地發現他們居然是同鄉。湘鄉是個很大的地方,因此兩人雖然是同鄉,但一開始的時候并不認識。
不過在偌大的考場上,兩個來自湘鄉的人卻能坐到一起,不得不說這是一場緣分。
經過攀談,他發現自己未來的同學,經歷可比自己豐富得多。對方不僅當過小職員,在鐵路當過工人,甚至還在舊軍隊參過軍。
宋對他很崇拜,兩人就這樣認識了。
而這個讓宋希濂崇拜不已的人,就是我黨將領陳賡。
陳賡當時剛加入我黨不久,為了國共合作能順利進行,陳賡奉命報考學生軍。他也沒想到,自己一來考場,居然能遇到一個老鄉。
陳賡閱歷豐富,能說會道,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等到考完試之后,宋希濂還約陳賡下次見面。
不過沒等兩人約好的下次見面,兩人就收到消息,他們已經被錄取了。
幾天后兩人一起集合,宋希濂高興地站在陳賡身邊。
報考黃埔
陳賡比宋希濂要大四歲,他將宋希濂當成弟弟一樣愛護。在去廣州的路上,陳賡和宋希濂一直住在同一間屋子里,陳賡總是將一切打點得井井有條。
等到了廣州,兩人卻突然接到消息,說他們暫時開不了學。對于一群初到廣州的年輕人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
當時延遲開學的原因,是因為孫中山要辦黃埔軍校。但黃埔軍校的成立遙遙無期,最終還是決定講武學校先開學,黃埔軍校慢慢籌建。
就這樣,宋希濂和陳賡順利入學,并且順利成為了同班同學。
宋希濂是第一次接觸軍校,所以感覺學校的什么都很好。但陳賡不一樣,在進入講武學校之前,他以為這是一個現代化學校。
但進入這個學校之后,他發現學校的制度還是延續舊軍隊的制度和訓練方法,這讓他很不適應。
他當初之所以要離開舊軍隊,就是看不慣他們的制度和行為。
而且舊軍隊的訓練方法,很明顯已經不適合用在現代戰爭中了。如果不及時更新訓練,那我們的軍隊永遠都比敵人要弱。
就在他覺得繼續留在學校也是浪費時間的時候,他發現了黃埔軍校建成的消息。報紙上說,黃埔軍校是兩黨合辦的學校,還有蘇聯教官幫忙。
既然有蘇聯教官幫忙,那應該用的是更先進的訓練方法。于是他專門叫上了宋希濂,希望對方能和自己一起去報考黃埔。
但宋希濂對此很猶豫,因為他很珍惜自己現在的經歷。他害怕萬一考不上黃埔,講武學校也不要他們了怎么辦?
果不其然,兩天后講武學校出了通知,但凡去報考黃埔軍校的,講武學校就要開除他們的學籍。
但陳賡已經下定決心,寧愿從講武學校退學也要報考黃埔。
在他的勸說下,宋希濂同意和他一起退學報考黃埔。當時講武學校還有陳明仁、左權等人,他們都沒有退學。
只有陳賡帶著宋希濂退了學,兩人破釜沉舟,最后雙雙考入了黃埔軍校。
在黃埔軍校的時候,陳賡不改自己喜愛交際的性格,和誰都能玩得來。當初為了報考黃埔,陳賡用個人身份加入了國民黨,宋希濂也就成了國民黨的一員。
分道揚鑣
陳賡雖然加入了國民黨,但他的內心還是屬于我黨的。經過和宋希濂的接觸,他認為宋希濂是個革命之心非常堅定的人。
于是他將宋希濂介紹進了我黨,讓他成為了我黨的一員。但隨著大革命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宋希濂的立場也越來越動搖。
老蔣對他不斷拉攏,老師們的不斷勸說,讓他的心倒向了國民黨。
但此時的陳賡并不知情,因為他秘密前往蘇聯學習了,并不清楚宋希濂當時怎么樣。
等陳賡回國之后,他希望宋希濂可以棄暗投明,所以給對方寫了一封信。但此時的宋希濂內心糾結不已,遲遲下不了決定。
于是宋給南京寫了一封信,得到了老蔣的親筆回信,還有三百大洋。老蔣讓他去南京,這三百大洋是路費。
也就是這封信和這三百大洋,讓宋希濂徹底倒向了老蔣那邊,和陳賡分道揚鑣。
好友的選擇固然讓人痛心,但陳賡不是那種強迫別人的人。
即便選擇不同,他們可能會是戰場上的敵人,但依舊是生活中的同學和朋友。
陳賡在上海被捕,宋希濂聯系同學們給他求情,聯名致電老蔣放了陳賡。老蔣一直沒動作,他還派人給陳賡帶話,暗示他設法逃走。
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達成了,宋希濂當時是西安警備司令。經他的提議,黃埔出身的將領們決定去西安開一個同學會。
雖然他們之間陣營不同,但畢竟都是同學,見個面、吃個飯也沒什么。說干就干,宋希濂馬上給同學們發去了請帖。
陳賡自然也收到了,他去的時候還特意打扮了一下。
他上半身穿戴整齊,卻光著腳沒穿鞋子。大家看到他這副打扮很疑惑,宣俠父問他:你這是什么打扮?
陳賡笑笑:國民黨一向喜歡以貌取人,我光腳赴宴,看他們打算如何待我。
就這樣,陳賡光著腳就去參加宴會了。
如他所料,他這樣的打扮果然受到了很多人的注目。大家看著陳賡議論紛紛,連同為一期的杜聿明等人都不清楚,陳賡這么做是要干什么。
杜聿明提示宋希濂,要不要給陳賡找一雙鞋子。
宋希濂卻搖了搖頭說:給他找鞋他要生氣的,他就是這個脾氣。
說完,他像是沒看到陳賡的打扮一樣,直接就上去和陳賡攀談了。
多年過去了,他們雖然立場不同,但友情卻從來沒有變質過。哪怕后來宋希濂被俘,陳賡也第一時間去探望了他,讓他好好改造,總有一天能重新站在人民的這一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