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美緩和關稅爭端,相關談判也不斷取得進展之后,有關特朗普訪華的傳聞,就開始愈演愈烈,但兩國官方都沒有公布相關消息,特朗普此行到底能不能成呢?
最近,他本人終于正面回應了這件事。在空軍一號上,面對記者對訪華行程的追問,特朗普表示自己“可能訪問中國”。
“可能”兩個字的出現,代表中美在此時并沒有談妥,中方的邀請函都還沒有發出來,就更別提行程安排了。
不過也能看出,特朗普的期待還是很高的,或許正如他之前說的一樣,只要中方點頭,他馬上就想飛往中國。
特朗普對華示好
其實,中美和諧相處一直是中方的重要主張,如果可能的話,中方同樣希望兩國能夠加強溝通,但由美國挑起的事端,必須由美國來解決,至少在關稅問題上,美方還沒有給中國一個滿意的結果。
過去幾輪談判,美方雖然同意大幅降低對華關稅,但依舊想要保留特朗普第一次對華加稅的額度,說明其對中美貿易關系的看法,還沒有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不肯放棄遏制中國發展的野心。
所以,盡管特朗普不斷示好,聲稱最近美中關系有所改善,稱贊中方在貿易領域一直對美奉行公平政策,中方的態度都沒有動搖。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直言,中方一貫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
這無疑是向外界強調,特朗普能不能訪華,取決于美方肯不肯正視中國的發展,如果沒打算改變對華戰略,美方想要促成特朗普訪華,本質上恐怕還是一次政治作秀。
中美關系
要知道,上臺之前,特朗普可是給美國人打了包票,肯定會緩和中美關系,還吹噓會在100天之內訪華。雖然現在,時間上已經不可能了,但訪華這件還是得繼續尋求的。
只不過,從中方的態度來看,特朗普干的這些事情,顯然還不足以打動中方,緩和關系不只是耍嘴皮子的口頭承諾,而是真正要做出實際改變的。
而且,特朗普如果真想訪華,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帶不帶自己的國務卿魯比奧。
這個人當初還是議員的時候,就極力挑動臺灣問題,至今都在中國的制裁名單里,無法踏進中國的土地。
魯比奧被中國制裁
而特朗普當初選他出任美國的國務卿,潛臺詞其實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對華保持強硬態度,現在主動示好,只是不想落到前任拜登那種田地,四年都無法收到中國的邀請。
這也是這些美國、乃至西方政客的通病,總是幻想自己位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妄圖一邊破壞對華關系,要求中國接受美西方的霸凌,一邊又擺出一副“積極交涉”的模樣,試圖甩鍋推責。
多年以來,中美形勢持續下滑,責任完全在美方身上,如果認識不到錯誤,哪怕特朗普親自訪華,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美方將這種外交溝通,視為一種政治戲碼,只會更難敲開中國的大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