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要全面圍剿金磚國家,不出所料,第一個“舉白旗”的國家是印度,印度還決定派外長先訪華。
印媒《商業標準報》報道稱,在特朗普向所有金磚國家發出威脅后,印度決定重新表態,強調不打算挑戰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印媒稱,此舉是為了保護本國免受特朗普對金磚國家的報復。
而且一位印度官員表示,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并非印度的目標,看得出來,就在美國剛發出口頭警告,印度就開始認慫了,最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應對,而是明哲保身,甚至將金磚國家的“去美元化”大計棄之不顧。
與此同時,印度官員表示,印度是想推動“本幣結算”,不支持金磚國家推出新的一籃子貨幣,印度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看得出來,印度在向美國說軟話,要知道,特朗普近期將金磚國家(尤其是推動“去美元化”的成員國)列為“反美組織”,威脅對支持“去美元化”的國家征收10%關稅,甚至對巴西單方面加征50%關稅。此舉意圖明確,就是維護美元霸權,扼殺新興國家金融自主化進程。而印度的“致命弱點”暴露無遺,印度對美貿易順差高達457億美元,但利潤大頭被蘋果等美企攫取,本土制造業依賴進口核心部件。若遭制裁,其占全球37%的IT服務出口,約350億美元市場將受重創。
所以印度選擇了“去美元化”切割自保,印度官員緊急向美方澄清“無意挑戰美元地位”,將金磚內部的本幣結算倡議淡化為“貿易便利工具”,與巴西、中國等成員國的堅定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而印度“切割”與金磚國家關系,也并不讓人意外,一方面是印度戰略投機心態根深蒂固,印度長期奉行“多元平衡外交”,既借金磚平臺提升“全球南方”形象,又通過美日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向西方靠攏。這種“兩頭通吃”策略,使其在面臨壓力時優先倒向利益更大的一方。
而且莫迪政府判斷,美國制裁中俄的力度不會施加于印度。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報告指出,美印防務合作已達成“準聯盟”水平,如聯合生產F-414發動機、MQ-9B無人機,印度不愿因“去美元化”破壞這一關系。
另一方面是印度國內政治與經濟現實捆綁,農業票倉不可撼動,印度拒絕向美開放農業市場,因4億農民是莫迪核心票倉。但在金融、防務領域對美妥協,可換取關稅談判籌碼。而且“盧比國際化”淪為了口號,印度雖推動本幣結算,但盧比國際流通率不足2%,缺乏實質影響力。與其冒險挑戰美元,不如向美表忠換取短期利益。
而在關鍵時刻,印度決定派外長訪問中國,印度外長蘇杰生計劃參加7月15日天津上合外長會,表面修復關系,實則暗含三重算計:
其一是對沖美國壓力,在美印關稅談判僵局下,通過對華互動展示“戰略自主”,增加對美要價籌碼。其二是挽救金磚邊緣化危機,印度屢次阻撓金磚擴容,擔心影響力稀釋、拒絕簽署上合聯合聲明,如防長會涉克什米爾問題,已引發成員國不滿。
訪華是避免被徹底孤立的止損之舉。其三還是想試探中方底線。但無論如何,若印度繼續阻撓金磚金融改革,可能被排除于新興國家本幣結算體系之外,失去“全球南方”市場機遇。
莫迪的功利主義外交在單極世界中或可左右逢源,但在多極化浪潮下,其戰略模糊正招致雙向孤立。若印度不能從根本上調整“謀頭不謀和”的霸權心態,即便外長訪華也難挽信任崩塌。金磚與上合的未來,取決于成員國能否排除干擾,構建“合作共贏、平等互利”的真正共同體,而印度,顯然已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