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12日,特朗普在其自創社交平臺“真相社交”上甩出一枚重磅炸彈:自8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征收30%關稅。這記關稅重拳如同點燃火藥桶,瞬間引爆大西洋兩岸的貿易戰危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天強硬表態,稱此舉將嚴重擾亂跨大西洋供應鏈,歐盟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利益。
面對特朗普的突襲,歐盟迅速亮劍。7月14日,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在布魯塞爾公布了一份長達206頁的關稅反制清單,鎖定價值720億歐元(約合6029億元人民幣)的美國商品。這份經濟“復仇清單”目標精準:波音飛機及零部件首當其沖(110億歐元),緊隨其后的是機械設備(94億歐元)、汽車及零部件(80億歐元)、農產品(60億歐元)等關鍵領域。清單制定時特意規避供應鏈易替代及產業外遷風險高的商品,甚至主動排除了美國軍事用品——歐盟的克制中帶著鋒芒。
歐盟(資料圖)
看似鐵板一塊的歐盟,內部卻暗流涌動。法國總統馬克龍率先發難,疾呼歐盟必須動用包括“反脅迫工具”在內的所有手段加速準備“可信反制措施”。德國財長克林貝爾也警告,若談判失敗,歐盟需果斷保護歐洲就業和企業。然而,以馮德萊恩為代表的部分官員仍試圖降溫,強調“還沒到那一步”。這種分裂深刻反映了歐盟的尷尬處境:既要在貿易領域對抗美國,又要在安全、金融等領域依賴這個強大盟友。
特朗普的30%關稅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直插歐洲經濟的要害。德國作為歐盟對美最大出口國,5月對美出口額已暴跌7.7%至121億歐元,創三年來新低。意大利面臨“致命一擊”的風險,食品工業聯合會主席馬斯卡里諾直言不諱:“30%關稅可能扼殺‘意大利制造’”。即使受影響相對較小的法國,其航空、葡萄酒產業也如坐針氈。當愛爾蘭這個美國企業歐洲總部聚集地可能遭受貿易順差(867億美元)反噬時,歐盟整體的經濟陣痛已無可回避。
特朗普(資料圖)
早在今年4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便一針見血地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當特朗普政府沉醉于單邊施壓的快感時,中方早已洞悉其結局。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沖突,如今正如預言般演變為雙輸困局——美歐企業成本激增,消費者負擔加重,全球供應鏈面臨斷裂風險。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看似針對歐盟,實則撼動了全球貿易體系的基石。彭博社分析指出,歐美貿易壁壘一旦固化,將迫使企業重構歷經數十年形成的精密供應鏈網絡。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無奈引用古訓:“欲求和平,必先備戰”——這句話如今竟成了兩大經濟體貿易對峙的真實注腳。當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歐盟出口產品面臨美國重稅威脅時,世界經濟的巨輪已在單邊主義掀起的風浪中劇烈顛簸。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向歐盟時,他或許忘了貿易的本質是互利共生。206頁的反制清單背后,是歐洲在憤怒與糾結中的艱難抉擇。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克的警告猶在耳畔:這些措施只為重建平衡。然而當貿易戰的車輪一旦啟動,重建平衡的代價可能是千瘡百孔的全球經濟版圖。
歷史終將證明,筑墻者困住的永遠是自己。當丹麥外長引用古老箴言時,或許已經預見了一個兩敗俱傷的未來——而這一切,早已被北京洞察。這場始于華盛頓的貿易風暴,正裹挾著全球經濟的碎片,沖向未知的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