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許多家長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每天限定看屏幕不超過30分鐘,給孩子補充胡蘿卜、藍莓等“護眼食物”,反復糾正讀寫姿勢,但孩子還是在小學三年級就戴上了眼鏡。
這讓家長們困惑:控制視屏時間、補營養(yǎng)、糾姿勢都做了,為什么還是近視?問題可能出在還有一些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的關鍵點,很多家長遺漏了。
一、容易忽視的近視誘因
戶外活動時間不足
《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指出,戶外活動時間與近視發(fā)病率及進展量呈負相關,是近視的重要保護因素。戶外光照可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抑制眼軸過度增長。戶外活動中,孩子還會自然減少使用電子設備、伏案讀寫等近距離用眼行為,通過自然用眼減少近距離用眼疲勞。
指南建議,兒童學齡前即應開始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日至少2小時;學校需支持課間戶外活動,家庭應主導放學后及周末的戶外活動,以滿足每日2小時的總量要求。兒童青少年可根據作息習慣靈活安排,利用課間、餐后、放學后等碎片時間,化整為零進行戶外活動,達到累計戶外活動兩小時,也可以一次性戶外活動兩小時,防近視效果基本一樣。
有效的戶外活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充足的光照,有家長認為“陰天沒太陽沒必要出門”,實際上陰天戶外的光照強度通常為1000-5000勒克斯,已滿足最低有效閾值。還有些孩子或家長認為白天太熱,晚上出來戶外活動就行,但是晚上的戶外光照強度幾乎為0,對于預防近視來說作用不大。
二是需要眼睛放松,戶外環(huán)境視野開闊,眼睛可通過看遠看近調節(jié)睫狀肌,緩解視疲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正午強光直射可能損傷眼睛,建議選擇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戶外活動。
過量攝入甜食
含糖飲料、蛋糕、甜點、糖果等是兒童青少年喜歡的食物。長期過量攝入這些甜食,不僅可能導致超重肥胖和代謝紊亂,也會增加近視的發(fā)生風險。有研究提示,過多糖分的攝入,會改變鞏膜的硬度,使眼軸增長,讓近視更容易發(fā)生或者進展更快;甜食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1和鈣質,這兩種物質對于維持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都至關重要。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控制孩子的甜食攝入,兒童青少年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25克。
用眼環(huán)境設置不當
兒童寫作業(yè)時若僅使用單盞臺燈且周圍環(huán)境光線不足,眼睛需頻繁調節(jié)焦距,易導致疲勞。應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下用眼,如在家中設置閱讀區(qū)域,區(qū)域內的光線要均勻、明亮,不要在昏暗的環(huán)境下閱讀。
缺乏定期視力監(jiān)測
部分家長認為“孩子自述視物清晰即無問題”,但視力下降可能是近視、散光或其他眼病的信號。建議孩子每3個月或半年檢查一次視力,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應由醫(yī)生調整檢查周期。家長應把孩子的驗光結果和視力檢查單保存好,幫助醫(yī)生建立孩子專屬的屈光發(fā)育檔案,一起為孩子制定個性化的近視管理方案。
二、孩子近視后的應對措施
1.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不挑食,控制甜食攝入,增加菠菜、西蘭花、萵苣葉、玉米、青豆、番茄等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以及胡蘿卜、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2.科學運動:保證每日2小時戶外活動(如散步、跑步等),通過光照及眼球運動延緩近視進展;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閱讀、拼圖),遵循“20-20-20”法則(每用眼20分鐘,遠眺20英尺外20秒)。
3.充足睡眠:保證充足睡眠時間(建議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促進眼部發(fā)育及修復,避免熬夜影響褪黑素分泌(可能干擾眼球生長調控)。
4.及時就醫(yī):出現(xiàn)視力問題后,及時就醫(yī),所有近視患者一旦確診,即應配鏡矯正,并定期驗光復查,否則時間一長,不僅會加快近視發(fā)展,還會影響兒童的正常視覺發(fā)育。
兒童近視防控無“捷徑”。家長需走出“限屏幕即護眼”“補營養(yǎng)即可防近視”的誤區(qū),從每日2小時戶外活動、控制甜食攝入、調整用眼環(huán)境到定期監(jiān)測視力,關注每個細節(jié)。早重視、早干預,才能為兒童眼健康筑牢防線。/健康科普
作者:慢病處 楊一兵、高欣、司向、王靜雷
審核:賴建強
編輯:劉曉璐、張林林
監(jiān)制:姚建義、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