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松樹是人們十分熟悉的一種樹木,時常能夠在道路綠化中看見它們的身影,同時它們也是打造家具、煉制松香、產油造紙的重要樹種。
然而松樹也不都是一樣的,有很多不同的種類,但是在中國種植,尤其是南方,已經成為當家松樹種的卻不是國內的品種,而是一種來自美國的“國外松”。
在廣東省臺山市一個叫肖美村的后山山坡上,有一片松林,這里的松樹樹齡大約都超過了60歲。
然而它們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松樹,而是“國外松”,這片松林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但是在半個多世紀的坎坷之下,如今只剩下了26株。
那么“國外松”是一種怎樣的松樹呢?為何它會被在中國南方大量種植,是否會成為一種入侵物種,對本土的植物造成威脅呢?
?【·華僑捐款買種子·】?
“國外松”是人們的俗稱,這種松樹的學名叫做濕地松,是一種原產于北美東南部地區的常綠針葉樹種,隸屬于松科松屬。
20世紀初期,中國南方地區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山地荒漠化趨勢明顯,傳統本土樹種雖然適應本地氣候,但生長緩慢,材質和產量難以滿足當時社會對木材的需求量。
在此背景下,中國林業科技人員積極尋找優良外來樹種,引進試驗、品種改良,濕地松就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濕地松適合生長于年平均氣溫18到24℃、年降水量1200到2000毫米的亞熱帶濕潤區,對高溫、高濕、強光照環境耐受力強,耐熱性優于本地馬尾松。
1930年代,美國濕地松被引入中國,最早的引種實驗始于廣東、福建、臺灣等地,并逐步擴展到廣西、云南、海南等地區。
1931年,廣東臺山的一位華僑蕭華倫心系故土,于是就從美國專門買了濕地松的種子,千里迢迢郵寄回了故鄉肖美村,并且還專門寄了一筆種植費。
但是當時這批珍貴的種子并沒有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重視。
蕭華倫在得知這一情況后,再次發起了捐款,1933年他重新購買了3斤的種子,并且專門委托探親的華僑肖德欽幫忙帶回家鄉種植。
肖德欽受到了委托,來到了肖美村,雇傭了當地的農戶將這些種子全部都種在了后山上,在第二年,后山一帶的山坡上都長滿了濕地松,大約有7000多株。
濕地松適應性極強,尤其適宜在南方高溫多雨、土壤酸性且排水良好的環境中生長,相比于其他的樹木,它們成材的速度更快。
當地農戶也發現了濕地松的好處,但是因為當時缺少管護,當初的7000多株濕地松,如今只剩下了26株,不過長勢都良好。
而這也是在我國有記載的,最早引進濕地松的記錄,這僅存的26株濕地松具有重要意義。
?——【·濕地松·】——?
濕地松原本是美國東南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用材樹種之一,由于其生長迅速、適應性強、抗逆能力突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我國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
濕地松為大型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胸徑通常在50到80厘米之間,部分優良植株胸徑超過一米,樹干通直挺拔,樹冠尖塔形或圓錐形,主干明顯,枝條自下而上逐漸稀疏。
它的生長快速,材質密度適中,年輪清晰,是優良的經濟用材樹種,且針葉和松脂產量較高,具有多種經濟價值。
濕地松具備極高的林業經濟價值,木材紋理通直,材質均勻,適用于建筑、家具、包裝、紙漿等行業,是優質建筑結構材和人造板原料。
并且它的含脂量高,是提取松香和松節油的重要樹種,上世紀60到80年代,松脂采集曾成為南方林區的重要經濟來源。
濕地松的年均生長量高于本地多種松類,在優良立地條件下,可在20年內成材,比本地松樹快5到8年,大大縮短造林周期,是發展速生豐產林的理想選擇。
濕地松除了是一種經濟樹種之外,它還具有高度的生態價值。
它的主根明顯,發達的側根系統有利于水分吸收與固土防風,適宜種植于南方山地丘陵、荒山坡地、水庫水源涵養區等,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在臺風頻繁或濱海沙地地區種植濕地松,可形成穩定的防護林帶,緩解風蝕與鹽堿危害,并且它能適應貧瘠、退化生態環境,有助于恢復山地植被、提高森林覆蓋率。
雖然濕地松具有多種價值,但是在推廣之初,我國缺少優良的種質資源,只能依靠從國外進口種子,種子的價格也一度被哄抬,甚至到了“一兩黃金換一斤種子”的地步。
林業專家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苦心鉆研,研究濕地松種子繁殖的機制,隨著幾十年的引種、篩選與本地化改良,濕地松逐步完成了“鄉土化”過程。
濕地松成為了我國南方重要的樹種,并且逐漸改變了種苗依賴進口的局面,改良了濕地松,保證產量的同時更能適應本土的環境。
濕地松雖然是外來物種,但是它尚不被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而是歸為“有明確管理目標的經濟林樹種”,已逐步融入本地生態系統,并通過人為選擇實現良性發展。
濕地松的成功引種與大規模推廣,是我國林業引種實踐中的重要范例,它不僅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收益和生態效益,也提升了我國林木種質資源的多樣性與林業科技水平。
參考:
江門市人民政府《紅嶺之上青松勁——探訪臺山市紅嶺種子園 了解種子“芯片”事業的發展故事》,2022-7-21
廣東省林業局《我國首個濕地松無性系種子園收集國外松種質資源2761份》,2019-9-19
廣東省林業局《赤子情牽濕地松》,2006-3-4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湖湘自然歷丨它要發芽⑧一兩黃金換一斤種子》,2023-3-9
澎湃新聞《樹木傳奇|國外松:“外來戶”成當家棟梁》,2020-3-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