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馬超,是一個完全正面的形象,勇武無敵、忠義無雙,為報父仇反叛曹操,最終又投靠了“仁義之主”劉備。小時候也非常喜歡“錦馬超”,然而真正讀了歷史上的馬超,卻不由的產生一些異樣的感覺。
羅貫中為了塑造馬超的良好形象,對歷史事件的發展順序進行了改變。馬超宗族200口被曹操殺害的經過是這樣的:
公元208年曹操準備南征荊州,征召馬騰入朝為衛尉,任命馬超為偏將軍統率馬騰部曲,馬騰率宗族全部遷到鄴城。211年曹操借道關中征張魯,馬超聯合韓遂及關中各路割據勢力聯合對抗曹操,曹操擊破韓遂、馬超后撤軍;212年正月,馬超糾集羌人再次反叛,五月曹操下令誅殺馬超三族。
馬騰、韓遂是老牌西涼軍閥了,兩人也是分分合合,一會聯合一會互相攻伐。曹操為了解除后顧之憂,在南征荊州前,把馬騰全家迎入鄴城,變相的作為人質。馬超也明知此事,但他在曹操進軍關中之時,還是不顧馬騰及宗族死活,公然反叛曹操,致使全族被滅。
因此,歷史上對于馬超的評價就很低,比如楊阜說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強而無義”;王商說“超勇而不仁,見得不思義”;姜敘之母罵馬超“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
那么,該如何評價馬超反叛曹操,害死宗族200余口人?
一、馬騰入朝之前,是與曹操合作的關系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馬超對抗曹操,有沒有合理合法的依據?簡單梳理一下馬騰發跡的歷史:
馬騰母為羌女,出生于隴西,身長八尺有余,身體洪大,面鼻雄異,為人賢良忠厚,受眾人尊敬。漢靈帝末年,馬騰本來接受朝廷招募,作為涼州軍從事,鎮壓叛亂。后參與王國、韓遂的叛亂,成為反賊。
192年,韓遂、馬騰接受朝廷招安,被拜為征西將軍;194年韓遂、馬騰進攻李傕、郭汜,被擊敗退回涼州,兩人結為異姓兄弟,不久因部下紛爭,兩人互相攻伐,韓遂殺死馬騰妻兒,兩人連年攻戰。
當時的關中,仍是十幾股軍閥割據的局面,其中以馬騰、韓遂勢力最強。建安四年(199年),曹操采用荀彧的建議,派鐘繇以侍中的身份代理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鐘繇到達長安后,與涼州牧韋端共同勸和馬騰、韓遂,又給兩人寫信陳述利害關系,于是馬騰、韓遂愿意歸順,各自送來兒子作人質。
202年,袁尚部將高干和郭援聯合南匈奴單于呼廚泉進攻河東掠取關中,鐘繇寫信給馬騰、韓遂,陳述其中利弊關系,又派張既、傅干等人去勸說馬騰幫助曹操,馬騰派馬超帶領萬余人去幫助鐘繇,擊敗了郭援軍,馬超的部下龐德在戰場上親手殺死了郭援,曹操表拜馬騰為征南將軍。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派張既征集馬騰等人擊敗了高干、張晟軍,斬殺了反叛的張琰、衛固等人。馬騰在三輔時,北防胡寇,東備白騎,優待士人推薦賢才,憐憫救援百姓,受到三輔百姓愛戴,直到208年馬騰入朝為衛尉。
縱觀馬騰的履歷,除了早期禍亂涼州對抗朝廷,之后馬騰與朝廷基本上是合作的關系。尤其是曹操迎漢獻帝都許之后,馬騰先后多次出兵幫助曹操對抗袁氏勢力,掃平關中反叛勢力,所以馬騰與曹操是合作的態勢,也正因為這樣,馬騰才會愿意入朝為官。
二、馬超之叛,的確是好亂成性
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鐘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于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十萬人馬起兵反曹。
馬超為了拉攏韓遂,甚至對韓遂說:“如今,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看馬超說的話,從決定起兵的那一刻,其實馬超已經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棄父”了。
按照鐘繇、曹操的謀劃,大概率是要掃平關中的,因為這些軍閥雖然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卻想自己的當“草頭王”。這其實就是馬超糾集關中諸將,共同推帶韓遂為首領對抗曹操的原因,因為涼州已經割據混亂了近二十年了,他們不想被曹操吞并。
后來的故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曹操采用賈詡的“離間計”,讓馬超、韓遂相互懷疑,最終曹操大破關西聯軍。韓遂、馬超等退往涼州,可能由于忙著稱公建國,曹操很快就撤軍回鄴城了,留夏侯淵鎮守長安。
212年正月,馬超潼關之戰失敗不久,就迅速兼并隴上諸郡縣(隴西、南安、漢陽、永陽等),張魯也遣大將楊昂相助馬超,共集結萬余人,圍攻涼州刺史韋康于涼州治所冀城。到了五月,曹操下令誅殺馬超在鄴城的三族,共二百余口。
是時馬騰年老,已有悔禍之心,而超棄其老父,置闔族之生命于不顧,可謂好亂性成矣。此皆其習于羌俗為之也。——呂思勉《秦漢史》
其實馬騰在決定入朝為官那一刻,已經準備安享晚年了,結果沒想到馬超公然反叛,害死了宗族兩百余口人。曹操殺馬騰,其實已經托了很久了,并沒有在馬超剛反叛時,而是在第二年五月。馬超害死父親及宗族200多口人,這是沒什么好疑問的了。
那馬超是被曹操逼反的嗎?
恐怕未必,《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意思是說,馬超手握強兵,勇力絕倫,卻導致家族覆滅,可惜啊!如果,馬超能夠放棄爭名奪利,不也能夠安穩的保全家族嗎?
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同呂思勉先生的論斷,馬超之叛就是好亂成性。馬騰本就是羌女所生,但他性格忠厚賢良,可馬超卻沾染了羌人的更多習氣,對于儒家的倫理道德并沒有那么看重,只是一味的逞強好勝、爭權奪利。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秦漢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