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 一場穿越時空的精神返鄉之旅即將在深圳展開。7月23日到8月10日,“遇見河西——杜華林油畫風景展”將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展覽展出深圳藝術家杜華林歷時十年創作的“河西”系列風景油畫作品60余件,帶領觀眾在喧囂都市里重尋心靈的寧靜。
杜華林上世紀80年代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是第一批南下深圳,在市場經濟的前沿開拓中國現代設計新疆域的探路者與弄潮者。在功成名就之際,他毅然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遠離繁華喧囂的都市,拋開各類榮譽等身的設計成就,轉向歷史的悠遠之地,追尋萌發于青年時代的繪畫藝術之夢。
近年來,杜華林的藝術創作在國際舞臺逐漸引發共鳴。僅今年2月,就有3大賽事的入選報導,他創作的《邁入西域》《沙土的味道》亮相英國皇家藝術家協會年度展覽,將絲綢之路的壯美與東方美學的內斂帶到倫敦皇宮大道畫廊;《大河》《山水》等作品在第11屆國際風景在線大賽中斬獲銅獎;《回憶父親》入選2025年赫伯特·史密斯·弗里希爾斯肖像獎評審,并在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PG)展出。這些國際舞臺上傳來的回響,正是對這樣一位以土地為根,傳遞人類共同精神鄉愁的藝術家的認可。
此次展覽展出作品聚焦于杜華林深耕十年的“河西”系列油畫。祁連山的皚皚白雪、戈壁灘的獵獵風沙、絲綢之路上的殘垣斷壁……杜華林將對故土的眷戀與生命的哲思,熔鑄進“河西”系列油畫的每一道筆觸。他的油畫世界是一場關于“寂靜與力量”的視覺敘事。他摒棄了都市設計的炫目光影,轉而在冷灰、沉褐的色調中構建精神的曠野:用細筆慢磨出駝鈴搖曳的絲路記憶,用肌理堆疊出風蝕巖層的歲月質感。荒村廢墟在暮色中保持著沉默的莊嚴,卻在裂縫與陰影里暗藏生命的悸動。正如展覽前言所說,他用油畫完成的,不僅是從設計到藝術的身份轉變,更是一次對當代人心靈困境的溫柔應答。讓觀眾在他構建的視覺世界里,暫時放下都市的紛擾,聆聽土地的聲音,找回那份久違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生命本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