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5年7月13日
預計閱讀
5分鐘
晚安栗子
畫廊關閉,這是近日來頻繁出現的消息。從Blum到Venus Over Manhattan,前者作為老牌畫廊主,雖退出實體空間,但會繼續進行藝術品經營;后者則專注于收藏,徹底退出銷售:“作為收藏家開設畫廊,其實會同時疏遠兩個陣營。”同樣面臨資金壓力的還有展覽,新奧爾良三年展宣布停辦。
·新奧爾良三年展被迫停辦
·抽象是21世紀新幽默?
·首屆海河青年藝術季開幕
·周永昭任朱銘美術館館長
·央美2025大獎再次空缺
·14件國寶將在臺北展出
·多次修改的維米爾作品
·藝術家首任巴塞爾總監
·中國有60項世界遺產
·AIC工藝美術展廳開放
·首個非人類中心展覽
·戶爾聯合創始人逝世
·國美原院長肖峰逝世
新奧爾良三年展被迫停辦
近日,新奧爾良三年展宣布,2027年將不再舉辦第七屆,將專注于制作一本回顧其前20年的出版物,計劃于2027年出版。資金是該三年展暫停舉辦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每個三年周期,該展覽的預算在500萬到630萬美元,包括員工薪水、藝術家費用、制作費用、運輸和保險費用,以及展覽期間的豐富項目。
2019年以來,新奧爾良三年展每年都會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EA)的資助:2021年為1.5萬美元,2024年為4.5萬美元,此外還有2014年的6萬美元和2017年的5萬美元。最近一次獲得資助的資助期于2025年2月結束,而NEA資助在5月被取消。
抽象是21世紀新幽默?
若想理解蔡錦空間最新群展,需要先理解“抽象”一詞的網絡含義。從最初的短視頻博主的迷之行為生成流量代碼,乃至現在成為時代風潮和思想表征,這與該詞匯“舍棄其非本質特征的過程”的語義大相徑庭。7月12日至8月3日,展覽“世紀幽默:抽象現實語法”在蔡錦空間展出。
一束燈光打在手機上,屏幕上的人持續奮力奔跑,這就是張永基的《I’am beijing fast》。手機在此次展覽中頻繁亮相,這正是將“抽象”迅速蔓延的重要媒介,李漢威的《宇宙圖像總復習圣地在亞投行》以及葛宇路的《障礙觀看》都用到了手機。葛宇路依托自己作為視頻博主的經驗,將原本正向旋轉的屏幕倒轉,意圖通過顛倒視覺延展到網絡上的乾坤挪移。
相對于手機帶來的直接感受,另外三位藝術家則回到人本語境。東四的《對視》邀請觀眾對坐,通過眼睛的對視,“盲”畫對方的容貌,回到最直接和純粹的感官本能;錢文達的《無戰事》邀請觀眾喝可樂,有糖與無糖的選擇本身就是信息投喂之下,個體需要根據本能進行的抉擇。沙發前“隱藏”的林科的《動作-搬運截屏文件》仿佛“彩蛋”,自行移動的電腦桌面文件夾,正如網絡中那雙無形的手,基于人類內心的欲望和本能,一步步推動新型文化的生成。
首屆海河青年藝術季開幕
7月9日,“海河青年藝術季”在天美藝術街區盛大啟幕。值此天美藝術街區開街的重要節點,為進一步激活青年藝術創作活力、搭建開放共享的藝術對話平臺,第一屆海河青年藝術季系列活動應運而生,以藝術賦能城市,共同勾勒出青年藝術與城市文化共生共長的生動圖景。
第一屆海河青年藝術季暨天美藝術街區開街系列活動,包含五個板塊內容:天美藝術街區開街系列活動、首屆海河公共藝術季、海河青年藝術季青年藝術項目、海河青年藝術季對話以及海河青年藝術季工作坊。
在海河青年藝術季的“青年藝術”主線中,一系列以“TAFA”(天津美術學院簡稱)為品牌IP的青年創作項目成為最鮮活的注腳,集中展現了新生代藝術創作者的多元表達與創新活力。這場以“藝文力”為精神內核的藝術盛宴,不僅標志著天美藝術街區正式成為京津冀文化創新的新地標,更以藝術為媒,串聯起城市更新、青年文化與公共生活的多重維度,為市民與游客呈現出一場為期三個月的藝術嘉年華。
周永昭任朱銘美術館館長
近日,朱銘文教基金會宣布朱銘美術館新任館長為周永昭,其首要任務是整理朱銘作品脈絡,并推出“朱銘回顧展”,系統性呈現藝術家創作歷程與藝術影響。周永昭(Diana Y. Chou)長期在美國從事教育及策展事業,擁有國際博物館實務經驗及藝術史學術背景,曾任職于加州圣地亞哥美術館、麻州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館、俄亥俄州代頓美術館等機構。
· 5 ·
央美2025大獎再次空缺
7月5日,中央美術學院發布2025年“千里行獎”結果:10位畢業生獲得“千里行獎”提名獎,“千里行獎”大獎再次空缺。作為面向應屆畢業生的中央美術學院學術最高獎,今年“千里行獎”共有131名同學入圍。
“千里行獎”是中央美術學院2016年設立,面向優秀應屆畢業生的學術最高獎。該獎項由青島千里行集團有限公司捐資1000萬元事業發展基金設立,作為永久性獎學金,每年由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組織評選。
· 6 ·
14件國寶將在臺北展出
10月10日至2026年1月7日,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推出“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特展,展出的54件展品包括14件國寶、10件重要古物。
其中不僅有宋徽宗《文會圖》、宋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以及宋米芾《蜀素帖》、宋王詵《漁村小雪圖》、宋蘇軾《書前赤壁賦》、宋李公麟《畫麗人行》等,還有借展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北宋李公麟《五馬圖》與南宋李氏《瀟湘臥游圖》,以及來自法國賽努奇博物館的李公麟《山莊圖》。
· 7 ·
多次修改的維米爾作品
在新書《走近維米爾:關于畫家及其藝術新研究》中,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作品的諸多修改痕跡被發現。維米爾現存的37幅畫作中有30幅存在修改痕跡,例如,名作《小街》在創作初期門扉為關閉狀態,且畫中門廊處的女性形象原本被繪制在房屋左側巷口;《倒牛奶的女仆》中原先繪有壺架和火籃;《戴安娜與寧芙》中女神左側巖石上曾有裝飾精美的箭袋;《軍官與微笑的女孩》中軍官帽檐原本飾有多根華麗羽毛。
· 8 ·
藝術家首任巴塞爾總監
7月9日,巴塞爾藝術展宣布,埃及藝術家瓦爾·肖基成為首屆卡塔爾巴塞爾藝術展藝術總監。這是巴塞爾首次啟用藝術家作為總監。肖基是一位聲名遠播的藝術家,2024年出任多哈消防站畫廊藝術總監。
展會將于2026年2月在多哈多個場地同步舉行,首屆主題為“生成”,以此回應海灣地區正在進行的轉型進程。此次卡塔爾展會的形式也發生重大變化:展會將采用開放式展覽形式,參展藝廊需圍繞核心策展主題呈獻個展。
· 9 ·
中國有60項世界遺產
7月11日,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主席宣布,中國申報的項目西夏陵順利通過評審,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60項世界遺產。這是中國在本屆世遺大會上唯一申報的項目。
作為20世紀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西夏陵是解碼西夏社會的鑰匙,其以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構成中國最完整的夯土陵園群,等級森嚴的布局實為西夏王朝的微縮鏡像。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它已在這里沉睡了近千年,直到20世紀70年代西夏陵田野調查和發掘工作持續開展,其神秘面紗才被逐漸揭開。
· 10 ·
AIC工藝美術展廳開放
近日,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IC)正式開放全新設計的“埃洛伊絲·W·馬丁歐洲工藝美術展廳”。這一占地4500平方英尺的空間,將展出1600至1900年間制作的300余件家具、銀器、陶瓷和玻璃工藝品,展品數量較之前增加40%,為觀眾提供更全面了解歐洲設計變革時期的機會。展廳按時間順序布局,展品包括博物館珍藏和私人借展的稀有物件。
· 11 ·
首個非人類中心展覽
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推出開創性展覽“超越人類”,這是全球首個以“非人類中心設計”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展覽。展覽匯集知名藝術家和設計師作品,為人類與自然世界協同發展的設計新方向提供思考。本次展覽呈現了一個正在興起的“反人類中心主義設計”,強調所有物種繁榮的相互關聯性。展覽將持續至9月。
· 12 ·
戶爾聯合創始人逝世
7月8日,戶爾空間發布訃告,聯合創始人克勞斯·狄凱思(1957-2025)因突發心臟病離世:“我們將銘記他的信念,以他的精神為炬,繼續戶爾空間前行的步伐。”
2020年,克勞斯與他的妻子花笑嬋共同創立戶爾空間。他的遠見與她的理念相輔相成,奠定了畫廊在柏林與北京雙城并立的格局。克勞斯對跨文化對話的堅定信念,深刻塑造了戶爾空間的方方面面。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克勞斯仍全心投入畫廊的事業。
· 13 ·
國美原院長肖峰逝世
2025年7月8日,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原院長、“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離休干部肖峰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去世,享年93歲。>>點此閱讀更多藝術家故事
文字|藝術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