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繼續,歐洲對烏克蘭又有新措施了,具體是什么支援呢?
對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來說,想要結束俄烏沖突,最有效的做法又是什么呢?
隨著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個年頭,戰場的局勢也愈發的膠著。
而面對俄羅斯最近掀起的猛烈地攻勢,歐洲國家也再次升級了針對烏克蘭的援助。
在這些國家中,法國首當其沖,直接牽頭搞了一個30國聯盟。
名義上說是要在戰后向烏克蘭派兵維持秩序。
其實也就是找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參戰而已。
英國在這方面也不甘落后,直接花16億英鎊買了5000枚防空導彈支援烏克蘭。
面對目前的戰局,歐盟這些國家援助的數字聽起來確實振奮人心。
可這背后,與其說是無私的奉獻,不如說是一場精準的投資。
只要烏克蘭還在前線頂著,俄羅斯的攻勢就被擋在了歐洲的門外,歐洲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就能睡個安穩覺,這筆賬怎么算都不虧。
尤其是烏克蘭港口絕不能丟,否則歐洲餐桌上的面包都要漲價。
俄羅斯的能源是把刀,誰也不想這把刀懸在自己脖子上。
更別提,高舉“民主自由”的大旗支援烏克蘭,是在國際上刷聲望、鞏固聯盟的絕佳機會。
慷慨的背后,是歐洲國家對自己戰略安全、經濟利益和政治形象的層層加固。
援助從來不是免費的午餐,尤其是美國的。
那幾十萬架無人機,聽著唬人,但合同上寫得清清楚楚:烏克蘭得自己掏錢買,而且價格隨美國軍火商開。
最要命的是,交付日期能拖到2026年。
這對于每天都在消耗生命的焦灼前線來說,簡直就是畫餅充饑。
更讓烏克蘭心寒的是,西方的戰略棋盤上,它并非唯一的棋子。
中東戰火一起,美國扭頭就把原定給烏克蘭的軍援,打包送去了以色列。
這種事,烏克蘭除了表達不滿,毫無辦法。
誰給錢、給槍,誰就是老大。
這種附帶條件的援助和隨心所欲的資源轉移,把一個殘酷的現實擺在桌面上。
烏克蘭只是西方用來實現其全球戰略的一張牌,一張好用,但隨時可以被權衡利弊的牌。
而歐洲的目光放的更加長遠。
法國和英國牽頭,拉起了一個三十國的聯盟。
這個聯盟的算計是雙重的,一套組合拳打得明明白白。
第一拳,是眼下團結一致,幫烏克蘭把仗打下去。
第二拳,是為戰后做準備。
一旦?;?,這個聯盟的軍隊就計劃進駐烏克蘭,名義上是監督?;?、協助重建。
聽起來是不是很美?
可細想一層,這不就是要在戰后的烏克蘭地盤上,劃出自己的勢力范圍,把重建項目牢牢抓在手里嗎?
還不僅如此,能光明正大的把部隊放到烏克蘭,到時候烏克蘭誰說了算還真不一定呢。
說白了,這個所謂的五萬聯軍的目的,就是為了瓜分烏克蘭。
順便還能在俄羅斯的家門口,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戰略屏障,一勞永逸地解決歐洲自身的安全焦慮。
這個舉動真可謂是一石二鳥。
但歐洲似乎忘了,或者說故意忽略了,當初俄羅斯為什么要動手?
不就是因為北約一步步逼到家門口了嗎?
現在這個三十國聯盟要在烏克蘭駐軍,在俄羅斯眼里,這和北約東擴有什么區別?
這無異于在普京的紅線上反復橫跳。
克里姆林宮的回應毫不含糊,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把話說得很死:歐洲軍隊出現在烏俄邊境,絕對不可接受。
戰略上的對峙,很快就變成了戰場上的真實摩擦。
最近,敖德薩的爭奪進入白熱化。
俄軍戰機和無人機對這座港口城市狂轟濫炸時,一些驚人的消息傳了出來。
有報道稱,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的F-16戰機曾升空攔截,甚至波蘭的F-16也加入了戰斗。
盡管羅馬尼亞總理后來澄清,說不是他們直接派兵,而是烏克蘭的飛行員駕駛著F-16,從羅馬尼亞境內的北約基地起飛作戰。
但這解釋本身,恰恰證實了更危險的現實:北約已經用這種“擦邊球”的方式,實質性地介入了空戰。
無論飛行員是誰,從北約基地起飛攻擊俄軍,這條紅線,在俄羅斯看來,可能已經被踩穿了。
外界都在擔心,這種試探只會換來俄軍更猛烈、更無差別的報復。到那時,某些北約國家恐怕就要做好“惹火燒身”的準備了。
在這場大國角力的漩渦中心,澤連斯基的處境最為尷尬。
前線打得異常慘烈,俄軍在頓巴斯和敖德薩步步緊逼。
尤其是敖德薩,一旦失守,烏克蘭就徹底成了內陸國,補給線也將被掐斷。
他手里握著兩張王牌:一張是即將形成的F-16空中力量,另一張是三十國聯盟的政治承諾。
這確實能給俄軍造成一些麻煩,也為地面部隊帶來一絲喘息之機。
但澤連斯基比誰都清楚,光靠軍事,烏克蘭耗不過俄羅斯。
他開始釋放和談的信號,甚至說只要俄羅斯同意停火三十天,他就愿意談。
可普京開出的條件,是要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獨立”,這等于讓澤連斯基簽一份投降書,他根本無法接受。
更致命的是,烏克蘭的軍事和財政完全依賴西方,這讓它在談判桌上幾乎沒有獨立的意志。
歐洲的援助和聯盟,與其說是為了烏克蘭的勝利,不如說是為了確保烏克蘭能繼續扮演好“棋子”的角色。
繼續打下去,可能是“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的悲壯劇本。
可要想為了國家的未來而和談,他又如何掙脫西方的“綁架”,順利從這輛高速行駛的戰車上跳下來?
這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棋盤之上,小卒的命運,早已不由自己。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英法峰會“討論聯合核威懾”》2025-07-11
環球時報:《馬克龍訪英將討論“志愿聯盟”》2025-07-07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