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7月,一則“日本將遭遇史上最嚴重地震和海嘯,半個國家將被毀滅”的預言,在網絡上瘋狂傳播,尤其是由一位日本女漫畫家龍樹諒早年發表的夢境預言,更是成為焦點。
盡管該預言引發了網友和部分自媒體的廣泛關注和擔憂,但官方機構和專家紛紛出面辟謠,稱這種具體到日期的災難預測缺乏科學依據。
日本末日災難預言引恐慌,真相到底有多可信?
龍樹諒與她的三次預言
說起這場風波的源頭,就不得不提龍樹諒這位日本女漫畫家。
她在1999年出版的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詳細描繪了自己從1976年開始做的多次“預知夢”。
這些夢境中包含了幾個重要的災難預言,其中兩次被認為“驚人準確”,一度讓人覺得她似乎擁有超自然的能力。
第一次被提及的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預言。
夢中她描繪了受災地區的殘破景象和慘烈的人群傷亡,幾乎和真實地震發生時的場景一一對應。
雖然這為她贏得了廣泛關注,但由于漫畫是在災難發生后出版,難免被懷疑是“事后追述”。
第二個預言則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
漫畫里她描寫了當年3月11日發生的巨大9.0級地震,以及緊接而來的海嘯和福島核事故,給日本帶來的巨大傷亡和經濟損失。
不同于第一次,很多人認為這次的“預測”更加精確,甚至震驚全球。
然而據后來龍樹諒本人透露,這其實是出版社的誤標——她的夢境原本對應的是2021年,卻被錯誤地標注為2011年。
也就是說,這次“預言”實際上是一個時間上的巧合。
第三個,也是當前引發社會不安的預言,就是她聲稱在夢境中看到的2025年7月5日將發生的超級大災難。
傳言稱,這場災難將遠遠超過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摧毀大半個日本。
各種細節如富士山火山爆發、南海海槽地震等紛紛被網友們“補充”出來。
由此,整個預言逐漸被炒成末日倒計時,引發一波波不安情緒。
不過龍樹諒本人多次強調,她并非通靈者或預言家,只是熱愛恐怖題材的漫畫創作,夢境本身模糊不清,很多細節都是網友們再加工的產物。
由此看來,這些所謂的“預言”,更像是藝術創作和偶然巧合的結合,遠談不上科學準確。
預言引發的社會不安
隨著網絡傳播的加速,這則7月大災難預言迅速引發了日本國內外網民的廣泛關注。
在推特、油管等平臺上,眾多網友開始加入“災難細節完善”行動,討論富士山可能噴發、南海海槽或北海道地震群同時來襲等各種極端情景。
部分自媒體甚至推出了各種“末日生存”視頻和文章,煽動緊張情緒。
更有甚者,一位自稱“物理學家”的保江邦夫,聲稱NASA秘密監測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甚至稱日本政府已收到相關警報。
這種說法被快速傳播,進一步加劇了民眾的焦慮。
雖然NASA官方很快公開否認,指出近期沒有高危小行星威脅,但謠言依然在某些圈子里流傳。
這場不安不僅僅停留在網絡上,還帶來了現實經濟的波動。
根據日本國家旅游局2025年6月的數據顯示,7月份日本酒店預訂率整體下降了15%,尤其以關東地區為甚。
主要客源地之一的港臺游客取消行程成為主要原因,航司退票量激增。
與此同時,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出現了應急物資搶購潮。
超市里的飲用水、大米、手電筒、口罩、急救包等防災物品幾乎被一掃而空。
甚至有報道指出部分地區短時間內出現供應短缺。
這種“提前準備”雖屬理性行為,但由恐慌推動,已經超出正常范圍。
不少自媒體和商家也借機推出了各種“末日生存指南”和避難裝備,盈利可觀。
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種非理性的緊張氛圍。
此時的日本,不只是對未來災難的擔憂,更體現了人們在不確定時代中的心理焦慮。
官方辟謠
面對輿論的快速發酵,日本政府及相關官方機構迅速介入,力圖平息不安。
日本氣象廳多次公開聲明,目前科技手段無法準確預測特定日期的大地震,所有“具體到時間”的災難預言均屬謠言。
關于今年6月鹿兒島地區發生的地震群,氣象廳稱為正常板塊運動,與所謂的“7.5末日災難”無關。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平田直進一步指出,南海海槽地震的長期風險確實存在,未來30年內概率大約80%,但具體發生時間完全無法預測。
科學家強調,大自然的力量浩瀚無邊,任何具體日期的預測都是不現實的。
同時,NASA也通過其哨兵網站公開表明,近期并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高風險數據,完全駁斥了保江邦夫的“秘密警告”說法。
事實上,保江邦夫長期以玄學理論和“外星人傳授數學公式”等離奇言論著稱,他并非真正的科學家,更多被視為偽學者。
在這一輪辟謠過程中,媒體和官方的科學聲音逐漸占據上風,理性思考開始回歸公眾視野。
龍樹諒本人也出面說明,她的預言并無確切時間和地點,只是漫畫創作中夢境的藝術表現,不能被當作災難預警。
這場風波提醒人們,面對災難預言,切不可盲目跟風和恐慌,更要依賴權威科學機構的信息和預警體系,做到科學防災,理性應對。
結語
災難預言往往充滿神秘色彩和吸引力,但真正的科學卻告訴我們,地震和海嘯這類自然災害,至今仍難以精確預測具體時間和地點。
日本作為世界上最有經驗的防震國家之一,歷經多次重大地震,依然在不斷提升應急系統和防災能力。
對于普通公眾來說,最重要的是理性看待各種預言信息,遵循官方的安全指南,做好日常的防災準備,而不是陷入無端不安。
歷史上無數次所謂的“世界末日”都未曾到來,反而成為社會不必要的動蕩源。
我們應當以科學為燈塔,用理智驅散迷信的陰霾。
2025年7月5日終將過去,生活還得繼續,唯有科學與準備才能守護我們真正的安全。
參考資料:
大象新聞【預言日本7月大地震作者改口了:不一定會發生】
瀟湘晨報·晨視頻【日本瘋傳7月5日大地震預言,專家稱未見明顯征兆,政府連忙辟謠】
大河報【日本兩天內連發地震!此前“7月5日末日論”瘋傳,游客取消行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