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稿》八卷,首二卷為詩歌,后六卷為文章。明末佛山高明區懷瑞在當陽任職期間,鑒于當陽的歷史地位與現狀,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文關懷的詩作與文章,這些作品后來被整理成《玉陽稿》。
白雪亭二首
其一
恍惚鶯聲在碧苔,欲澆酃淥覓蒿萊。
若言郢曲無人和,已遣先春百舌催。
其二
銅鐎一夜響千山,風雨氛熸盡百蠻。
誰向巴渝賡白雪,雕壇元在紫云間。
以下是《白雪亭二首》的白話文翻譯:
其一:
恍惚間,我仿佛聽到了黃鶯在碧綠的苔蘚上啼鳴,想要澆灌酃淥美酒,卻只能尋找到蒿萊這樣的野草。如果說郢中的曲調無人應和,那春天里百舌鳥的啼鳴早已催促著它傳唱開來了。
其二:
銅鐎的鳴聲一夜之間響徹千山,風雨交加,使得百蠻之地的氛熸盡散。是誰在巴渝之地繼續吟唱著高雅的白雪之歌呢?原來那雕飾華美的詩壇就矗立在紫云之間。
解佩亭
解佩亭前秋復秋,潏香不斷漢云流。
似緣投玦江中盡,皋上應無神女游。
以下是《解佩亭》這首詩的白話文翻譯:
在解佩亭前,秋天一年又一年地過去,潏河的香氣不斷,仿佛與漢水上的云彩一同流淌。那投江的玉玦似乎已經盡數沉入江底,皋上應該再也不會有神女來游歷了。
子胥臺
楚國何堪有二胥,酬心贈別竟相如。
可憐逢掖三千士,不似東南雜霸馀。
以下是《子胥臺》這首詩的白話文翻譯:
楚國怎么能夠承受有兩位像伍子胥這樣的人才呢?他們彼此酬答心意,贈別之情竟然如此深厚。可惜那三千身著逢掖之衣的儒士,卻不如東南地區的那些雜霸之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