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天申城的天空云層很厚,卻絲毫不妨礙氣溫的“熱”情高漲。9時10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直接拉響了高溫橙色預警,氣溫一路沖向37℃的酷暑線,今年第17個高溫日強勢登場。伴隨著高溫出現的還有夏季雷雨,受高空冷渦后部云系下擺影響,早晨青浦、金山等局部地區就飄了些零星小雨。隨著云雨區南壓,今天午后到夜里,上海天空云量進一步增多,局部地區還將出現短時陣雨或雷雨。
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這波酷熱持續時間不會太長,本周前期以晴熱為主,到了周后期隨著濕度攀升,體感將從“干煎”轉入“悶蒸”模式。周四,上海位于副熱帶高壓邊緣,最高氣溫繼續維持在高溫線上下,雨水范圍和強度會升級,局部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周五起,偏東氣流會帶來陣雨,最高氣溫也會微降至33℃~34℃,但是,濕度的加大會讓體感依然悶熱。
為何體感溫度總覺得遠超氣象預報?氣象專家解釋說,并不是氣象臺故意“壓低”氣溫。一方面,氣象上所說的溫度,指的是大自然狀態下自由流動的空氣溫度,測溫時溫度表要放置在百葉箱里,距離地面1.5米高,而百葉箱還要放在空曠的草坪上,所以它會跟頂著烈日走在柏油馬路上熱哭的體感溫度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還是因為空氣濕度在“搗亂”。如果空氣干燥,人體汗液容易蒸發,帶走了身體熱量,體感溫度會下降;若是空氣濕度大,汗液難以蒸發,體感更加炎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蒸桑拿”。
中國天氣網發布的“全國熱哭預警地圖”
氣象專家提醒,目前,一場大范圍、高強度的高溫熱浪正在影響我國,多地熱到破紀錄。高溫帶來的不僅僅是體感不適,還可能造成人體排汗機制崩潰,引發中暑。面對高溫酷暑,“三多兩少”妙招助力防暑,建議大家及時補充水分,出汗過多時,適當補充淡鹽水或電解質水,并保持充足睡眠,規律作息,可以增強免疫力。同時保持室內通風,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定時開窗換氣。外出時,最好選擇寬松透氣的衣物,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多汗、心悸、皮膚灼熱等中暑癥狀,及時使用解暑藥品,嚴重時立即就醫,警惕熱射病的發生。
中國天氣網作出高溫天氣的健康提醒
原標題:《丹丹看天氣|高溫橙色預警直出!上海“燜蒸模式”重啟,這波高溫耐力如何?》
欄目編輯:郜陽 題圖來源:新民晚報制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馬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