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爆料,李在明考慮再三,還是決定不出席中國閱兵,韓國方面給出了哪些理由?韓國為什么希望在李在明訪華之前,中方能夠對韓國進行“對等訪問”?
本月初,韓國多家媒體報道稱,中方已經通過外交渠道對韓國總統李在明發出邀請,希望李在明能夠出席在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不過因為韓國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韓國方面始終沒有給出正面回應。
7月13日,韓國“每日經濟”網站援引總統室高層相關人士消息報道稱,經過考慮后,李在明最終還是決定不出席中國的閱兵活動,并給出了3個理由。
第一,是時間安排上可能有沖突。
報道中列出了李在明今年的主要外事活動安排,其中在7到8月份,李在明計劃訪問華盛頓,這也將是他擔任總統后的首次正式訪問,當然要前往美國,與特朗普見一面。在與特朗普會面后,李在明計劃在8月份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晤,并可能會選擇訪問日本。而在9月份李在明將會出席第80屆聯合國大會,這也將是他今年第二次前往美國。隨后便是10月份的APEC峰會,李在明肯定抽不出時間進行外事訪問。11月份李在明還將前往南非參加G20峰會。
因此韓方認為,按照這份時間表,李在明很可能沒有時間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第二,是考慮到美國的反應。
李在明是否接受中國的邀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的態度。如今李在明尚未訪問美國,如果將首訪放在中國,韓國方面會擔心“草率地訪華”,會引起美國對韓國新政府外交政策的懷疑,不僅不利于美韓同盟關系,也會對美韓的貿易談判產生不利影響。
李在明自己也曾表態,雖然他希望與中國改善關系,但是美韓同盟以及韓美日合作,依然是他的首要選擇。因此他對訪問中國似乎還沒有那么迫切。
第三,是希望中方“對等訪問”。
這名總統室高層相關人士還專門提到,在2017年末,前總統文在寅曾主動訪華,因此他們認為根據“對等原則”,現在輪到中方最高層訪問韓國,這也是李在明很難訪問北京的原因,因為很顯然在9月份之前,中方并沒有訪問韓國計劃。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在中方最高層很有可能出席10月份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的情況下,李在明即便想要訪華,也至少要放到年底了。
從韓國方面給出的這3個理由也可以看出,目前李在明的對外政策,整體上與尹錫悅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高度重視美日韓三方的合作。
雖然李在明在這之前,曾明確表態要修繕中韓關系,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還在臺海問題上表達了正確的立場。不過這一切都還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李在明到底要采取怎樣的對華政策,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
如果李在明堅持將與中方的會面,放在美日之后,那么中方對韓國新政府的態度肯定也會有新的評判,這對于中韓關系的恢復將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