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在單位食堂扒拉著盒飯時,隔壁桌李科長的手機亮了——工資到賬短信,6800元。
老張心里咯噔一下。他是單位里干了20年的高級工,上個月工資條上寫著5900元。
“都說高級工工資快趕上副科級了,這差的900塊,是大風刮來的?”他扒拉著飯粒,越想越窩火。
在事業單位,這事兒幾乎天天有人吵:高級工熬到頂,真能和副科級平起平坐?今天就給你扒透這層窗戶紙——差的可不止幾百塊工資。
先看基本工資:看著差不多,實則藏貓膩
單位財務室的王姐算過一筆賬:
高級工的崗位工資是1780元,老張20年工齡,薪級工資漲到了1200元,基本工資合計2980元。
李科長是副科級(管理崗八級),崗位工資1960元,15年工齡薪級工資1050元,基本工資3010元。
“你看,就差30塊!”有人拿這說事兒,覺得高級工和副科級基本工資沒差。
但王姐翻出工資表冷笑:“工齡短的副科級,薪級工資可能不如老高級工,但崗位工資永遠比高級工高一頭。而且副科級熬幾年能升正科,高級工想往上走?得先熬到技師,再等高級技師名額,全單位可能就1個,比考公務員還難。”
績效工資:這才是拉開差距的“大頭”
上個月發績效,老張領了2200元,李科長手里的信封卻裝著3500元。
“憑啥?”老張去找領導,領導嘆了口氣:“績效是按崗位系數算的。管理崗副科級系數1.2,工勤崗高級工系數0.9,這是規定。”
更扎心的是年底考核獎。李科長作為科室負責人,拿了“優秀”,多領了8000元年終獎;老張勤勤懇懇,卻因為“工勤崗評優名額少”,只拿了3000元。
“說白了,管理崗手里有職權,能牽頭項目、帶團隊,績效自然往高了算。咱高級工干的是具體活兒,就算技術再好,績效系數卡得死死的。”老張的老同事嘆了句大實話。
津貼補貼:隱形福利差出“一個檔次”
除了明面上的工資,那些“看不見的錢”更讓人糟心。
單位發住房補貼,副科級按基本工資的30%發,李科長每月能多領903元;高級工只按20%發,老張到手596元,光這一項每月就差307元。
還有交通補貼,副科級每月600元,高級工只有300元。夏天發的防暑降溫費,副科級標準是800元,高級工是500元。
“這些零零碎碎加起來,每月又差小一千。”老張翻著自己的補貼明細,越看越不是滋味。
長期看:一個往上走,一個摸到頂
老張今年50歲,高級工已經干了8年,工資從5200漲到5900,漲的全是工齡薪級。
李科長45歲,3年前還是科員(管理崗九級),現在晉了副科級,工資從5100漲到6800,明年有望沖正科,到時候工資直奔8000+。
“高級工的天花板是高級技師,我們單位最高的那位,干到退休也就7000多。副科級往上,正科、副處,只要有機會,工資能一直漲。”人事科的小姑娘私下說。
更關鍵的是“隱形價值”:副科級能簽字審批、參加重要會議、協調資源,這些權力帶來的機會(比如培訓、評優、甚至轉公務員),高級工想都別想。
說到底:選對路比熬年頭更重要
有人說:“我就想安穩干活,高級工挺好。”這話沒毛病——高級工技術扎實,活兒不操心,適合求穩的人。
但要是想多掙點、多往前奔奔,那得明白:在事業單位,管理崗和工勤崗,從一開始就不是一條賽道。
就像老張現在常跟年輕同事說的:“別光看眼前那幾百塊,想清楚自己要啥——是圖個踏實,還是想往上走。選對了,日子才不擰巴。”
你們單位有這種情況嗎?高級工和副科級,到底誰更“吃香”?評論區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