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宗慶后原配施幼珍的那個采訪視頻爆火了,這是2004年的一段采訪,原配面對記者和鏡頭,無不流露出善良的本質,連宗慶后看了這段采訪后都感動的抹眼淚。
施幼珍:宗慶后不屬于我們家里的某個成員,他已經屬于娃哈哈集團公司的,因為他是娃哈哈公司集團的老總。有時候也會有爭執,但一想到他是家里的老大,父母根本不關注他,也沒有人關愛他。在農村下鄉的時候,逢年過節,別人都會寄點東西給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家從來沒有給他寄過一點好吃的,所以我挺同情他的,這二十多年來,就是這樣想著能給他多一點關愛,以后一直不會變。
施幼珍和宗慶后是因為施幼珍的父親和宗慶后的大伯介紹認識的,施幼珍也是回城的知青,兩個人是一見鐘情,1980年5月1日結婚。
施幼珍說,結婚后都不知道宗慶后他們的家庭狀況,甚至不知道他多少工資,根本不在乎他們家的條件,也許那個年代就是這么的純潔,沒有現在這么現實。
這個采訪時間是在2024年,根據網傳宗慶后是2000年離婚的,2005年和杜建英結婚,如果離婚了,就算為了不影響形象,施幼珍有這么強大的內心嗎?
后來,記者給宗慶后看這段原配夫人的采訪,宗慶后是直接抹眼淚,不知道那時候是真被觸動了,還是在鏡頭面前的“裝飾。”
- 宗慶后的先祖是宗澤,宋朝抗金名將民族英雄。
- 宗慶后的曾祖父是宗承烈,光緒正二品大員。
- 宗慶后的祖父是宗繼先,民國官員,張作霖的財政部長。
- 宗慶后的父親宗啟騄,民國大學生,江蘇宿遷郵局公務員。1949年后,因歷史原因家庭陷入貧困,宗啟騄失業,全家依靠宗慶后母親王樹珍(小學教師)的工資維持生計。?
- 宗慶后母親王樹珍,王清朝滿族鑲黃旗人,父母早逝,跟著哥哥生活,在北京的志成中學讀高中時,她的哥哥見大學同學宗啟騄忠厚可靠,就做主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后來因為宗慶后父親成分原因失去工作,宗慶后母親就報考了教師,而且錄取了,在杭州柳翠巷小學當一名教師。
宗慶后在自傳中寫道,母親很辛苦,一家人都是靠母親一個人養活,因為沒錢,因為父親暈血,他們的母親在生下孩子后都沒有喝過雞湯,因為沒人殺雞,都是靠喝母乳養大的,所以體質都很好,但把唯一的女兒送給了親戚撫養,把4個兒子留在了自己身邊。
宗慶后在自傳中寫道,結婚的時候跟媳婦說過,自己的母親很辛苦,就是讓媳婦對她母親好一點。
從他們的家庭觀念來看,父母是很重男輕女的,家里即使有4個兒子,但為了活下去,他們只能把女唯一的女兒給送養,后來也要回來了。
到了宗慶后這一代,宗慶后結婚的時候都36歲了,那個年代,普通人這個年齡都已經快當爺爺了,但宗慶后就只生了一個女兒,當時正是計劃生育吧,提倡獨生子女,農村都只生一個,何況是城里有工作的人,不是施幼珍不給宗慶后生兒子,而是不允許生。
因為家庭的傳統觀念,宗慶后的父母肯定有意見,身為男人的宗慶后也是一樣,用想有個兒子,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家族”可繼承。
后來,隨著宗慶后的發家致富,男人有了錢有了事業,自己不主動,下屬也會主動的,這也不能全怪宗慶后,然后就開始和女員工生娃了,而且生了好幾個娃。
所以,宗慶后和施幼珍的離婚,和父母重男輕女的影響肯定有關系,導致宗馥莉都沒有參加爺爺的葬禮,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宗家的長輩都認可了杜建英生的孩子。
在2009年左右,宗繼昌的名字甚至都差點出現在宗家族譜上,當時因為宗馥莉反對,才沒有搞定。
從現有資料看來,宗家的人都已經認可了宗慶后和杜建英生的孩子,在宗慶后的葬禮上,也是杜建英大兒子宗繼昌捧骨灰的。這完全就是把施幼珍和宗馥莉給排除外了,身為宗馥莉母女倆,是不是非常的無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