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文
有網友問:我朋友今年45了,他在某市直部門已經干了15年的科長了,最近領導征求他的意見,問他是愿意繼續當科長,并兼四級調研員,還是愿意到下面的局屬單位當實職副處的一把手?
對此,有的網友覺得沒有必要去當一把手。主要說了兩個因素:一是當一把手有風險,很多事情和時候可能是身不由己,說不定會將自己陷進去。比如,有的說“ 一把手出事的概率高,而且個人完全沒辦法,把握事情方向。而事情的嚴重程度取決于運氣和天線”。
二是說當一把手很累很辛苦,要考慮很多事情,當下對人員的管理也缺乏更多抓手和手段,要當好難度很大。
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還是有一定道理。
如,一些過去職能較強、實權較大的部門單位,有的人不愿意去了,去了的也有自愿辭職的,而是選擇去一些諸如人大、政協、文聯、黨校等相對輕閑的單位。
這里面的動機在于,風險大了,責任大了,限制多了。
不過,也有一個現象,就是不用擔心沒人當,想當的爭著當的也不少。
如,有多個部門單位的負責人在一起吐槽,說是現在的官不好當了,干得沒意思,大家相互附和,議論紛紛。突然,有一位干部就笑了,你們大家都說當官沒意思,這也不好當,那也不好當,但也沒見你們都去辭職啊。
的確,就目前官本位的社會觀念,以及體制內的相對穩定與舒適,還是不少體制外人員難以比較的。
其實,作為一個人,要有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的基本能力,要有勇于嘗試、樂于變化的勇氣,一個不知道迎接變化、應對變化的人,其實想想,也沒有意思的。
首先,當一把手肯定有不一樣的體驗,這不只是權力與責任,而是一個難得的平臺。
人,總是需要平臺的。而且,人的一生中,能夠給你平臺的機會并不多。
有的人為什么能夠成大事、辦大事?除了自己的努力與機遇之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他遇到一個好的平臺,而且抓住了這個平臺。
就拿單位的一把手來說,給了你這個位置,你可以好好發揮自己的想法與才干,實現一些自己的想法。雖然不能完全實現,但總有一些可能性。
不要像有的人所想,當個官就是為了圖享受、謀私利。這是不對的,要更多想想用好這個平臺,做一點自己想做、有益的事情,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的人是當過一把手,當然覺得就那么回事;有的人是當不到一把手,也會覺得就那么回事。實際上,這有點像圍城,還是要親身體驗,每一種身份都是不一樣的。
其次,如果非要想著躺平的話,那么,四調兼著科長也難以躺平。
一般人都知道,部門單位的科長實際上就是干事的主力軍,具體干事的,有的科也就幾個人,科長不帶頭干,誰干?如果當科長還兼著四調,仍然是要做事的。
除非你晉升四調之后,辭去了科長職務,那才可以過點舒服日子,不用那么擔心當科長的責任。
最后,關于一把手的“風險”與“難度”,我以為,關鍵看如何去把握去做?
一者,人要守住基本的紀法底線,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雖然說現在規矩、束縛太多,想要完全做到不出問題,的確很難。比如,有些就是吹毛求疵、雞蛋里挑骨頭,說不定就會因為什么事情被問責。
但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哪怕就是有問責,也不用太過焦慮,只要守住基本的底線。即便是很難做,大不了不干就是了。
二者,關于推動工作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做好上級安排的工作,以及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必要想太多的問題,按照“蕭規曹隨”的理念,或許“無為”就是最好的狀態,讓你沒有太多之煩惱,恰恰還能解決不少之問題。工作方式可以穩重一些,不用過于冒進,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