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養老金漲了2%,為啥有人多拿兩三百?政策改了這些細節
前兩天我爸收到退休金短信說漲了,我問他漲多少,他說大概一個月多了幾十塊。結果小區李嬸說她老公養老金比去年多了三百多,一問才知道這次調整真不一樣。
國家這次給全國1.5億老人發錢,整體漲了2%,但每個人到手差別挺大。像王大爺工齡長工資高,才多一百出頭,隔壁李嬸因為以前工資低,反而多拿了一百四。算下來李嬸漲幅7%,王大爺才1.8%,這差距有點意思。
政策里有個定額錢,不管誰都能拿六十一塊,上海都是這樣。再加上工齡補貼,王大爺35年工齡,一年算一塊五,總共多拿五十二塊五。可工齡長的人發現,去年這工齡錢還能一塊八,今年降了。
養老金越高的人,掛鉤比例還低。王大爺五千元的養老金才按1.2%算,六十塊錢。李嬸兩千塊工資,定額加上這些,實際漲幅沖到七個百分點。難怪人家多拿這么多。
高齡老人也沾光了。以前上海要七十歲才能拿高齡補貼,現在六十五歲就能領一百二十塊。西藏那邊定額還更高,有些人能拿六十多塊基礎錢,加上高齡補貼,七十歲的老人一個月多三四百都不稀奇。
補發的錢是一次性發七個月的,老張算下來能拿一千五百多。可有些工齡二十來年的人,工資三千塊,月增資一百四左右,實際漲了四點六%,反超了不少中等收入的老人。
基金不用擔心,去年還有七千億結余,中央還準備了兩千七百億給困難地區。社保儲備金有兩萬六千億,夠用十年沒問題。這錢沒白存,關鍵時刻真頂用。
你看這次調整明顯照顧低收入和困難群體,高工資的工齡補貼降了,低工資的靠定額撐著。像西藏的老人、邊遠山區的,實際漲幅能到十五%,而大城市高工資的人可能才漲一兩個點。
老工程師們可能心里不平衡,四千塊工資漲七十多,一點五%的漲幅太少了。但偏遠地方的獨居老人多兩百塊,夠半個月的菜錢了。高齡老人看病花錢多,這點補貼真能幫上忙。
連續漲了二十一年,今年第一次分得這么細。不是所有人都普漲,而是把錢往更需要的人那里傾斜。看起來百分比不高,但實際到手金額差別挺大。養老錢終于不再是誰工資高誰多拿,開始照顧那些真困難的群體。
政策變化挺明顯的,工齡錢變少,高齡門檻降低,低基數的人反而受益多。錢沒變多少,但分配方式變了。現在退休工資高低不再是唯一標準,年齡、地區、以前工資這些因素都算進去了。
總之就是這次加錢不平均,重點幫困難群體。有人多拿兩三百,有人只漲一兩百,全看以前工資高低和地區政策。反正錢都到賬戶了,能多花一個月菜錢也好過沒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