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zhàn)績零杠五。
這就是特朗普目前所面臨局勢的真實寫照。
他本以為以美國的影響力,只要不對上中國,對付一些小國或自己的盟友國家,還不是手拿把掐。
結果,現(xiàn)實給了特朗普迎頭一棒,局勢徹底失控,美財長無奈公開喊話中國,求中國再撈一把美國。
為什么說局勢已經(jīng)不是美國能控制得了的?最近幾天發(fā)生的幾件事就很能說明問題。
首先是歐盟那邊的反應。
特朗普前幾天剛宣布要對歐盟商品加征30%的關稅,本以為能嚇住對方,沒想到歐盟轉身就和印尼、日本、加拿大這些國家加強了聯(lián)系,抱團應對美國。
這幾個國家中,加拿大一直和特朗普關系緊張,印尼是金磚國家成員,日本新政府也表現(xiàn)出強硬態(tài)度。
這種聯(lián)合讓美國感到很大壓力,特朗普有點措手不及。
其次是越南方向的問題。
特朗普前幾天高調宣布,美國和越南已經(jīng)達成了最終協(xié)議,美國對越南商品征收20%的關稅,而越南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
特朗普把這個當作他在中國周邊取得的重要成果來宣傳。
但很快就有媒體曝光,這個所謂的“最終協(xié)議”根本還沒簽,越南方面對特朗普提前宣布的行為很不滿。
幾個小時后,特朗普不得不改口,說雙方“很快就會簽”。
這種出爾反爾的表現(xiàn),讓外界看到特朗普政府現(xiàn)在確實有些著急,甚至要靠夸大事實來挽回面子。
還有就是7月15日特朗普宣布與印尼達成了一項協(xié)議,印尼同意購買美國150億美元的能源產(chǎn)品、45億美元的農產(chǎn)品和50架波音飛機。
并且印尼對所有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繳納19%的關稅,而美國商品進入印尼享受免關稅待遇。
特朗普稱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xié)議”。但仔細看內容,這種明顯不平等的協(xié)議很難想象印尼會簽署,很可能又是特朗普放出的和越南一樣的“假消息”。
除此之外,美國國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圍內加征關稅的做法,已經(jīng)開始影響美國經(jīng)濟和普通民眾的生活。
物價上漲讓美國家庭開支增加,消費者信心連續(xù)下降。
雖然特朗普試圖淡化關稅對物價的影響,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經(jīng)濟學家認為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效應才剛剛開始顯現(xiàn)。
在政治上,特朗普政府內部也面臨壓力。
最近關于愛潑斯坦案件的文件處理問題,引發(fā)了特朗普支持者群體的不滿,他們要求司法部長下臺。
特朗普不得不出面安撫,呼吁支持者保持團結。
這件事雖然與貿易無關,但反映出特朗普團隊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各種矛盾隨時可能爆發(fā)。
在這種尷尬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站出來講話就顯得很重要。
7月15日,貝森特在電視采訪中主要說了三件事:
第一,中美之前約定的90天關稅暫停期可以延長,大家不用太擔心8月12日這個截止日期;
第二,美方準備很快再和中國談,時間大概在下個月初;
第三,現(xiàn)在中美談判的形勢很好。
這里提到的90天暫停期,是指今年5月份中美在瑞士日內瓦談判達成的協(xié)議。
當時雙方同意暫時降低相互加征的關稅,美國把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原來的145%降到30%,這個臨時安排期限是90天,也就是到8月12日截止。
現(xiàn)在離這個日期越來越近,美國國內的企業(yè)和投資者都很緊張,擔心到期后關稅又回到高水平。
貝森特現(xiàn)在說可以延長這個期限,明顯是想安撫市場情緒,避免出現(xiàn)大的波動。
至于貝森特講話中提到的“中國有我們想要的東西”,主要是指兩個關鍵方面。
第一個是稀土資源。
稀土是生產(chǎn)電動汽車、手機、戰(zhàn)斗機等高科技產(chǎn)品的重要原材料。
今年4月,中國對七種關鍵稀土實施了出口限制,這對全球供應鏈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如德國大眾、寶馬雖然已經(jīng)獲得了一些出口許可,但生產(chǎn)還是受到限制。
美國的軍工企業(yè)日子更不好過,像生產(chǎn)F-35戰(zhàn)斗機的公司,因為缺少特定的稀土材料,生產(chǎn)線面臨停工的風險。
美國國防部估計每天可能損失高達2.3億美元。
這種情況下,美國急需中國在稀土供應上給予便利。
第二個是美國希望中國能在貿易談判中帶個好頭。
特朗普政府現(xiàn)在需要至少有一個主要經(jīng)濟體與其達成協(xié)議,這樣其他還在觀望的國家可能會跟進。
如果中國這個最大的貿易伙伴能先談成,特朗普的全球貿易策略就算有了突破口。
但目前中國態(tài)度明確,堅持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反對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
中國商務部多次表示,美方隨意加征關稅不僅損害中國利益,也傷害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破壞全球貿易秩序。
為了表示誠意,美國方面最近對中國做了一些讓步。
最明顯的是在芯片問題上。美國政府已經(jīng)批準芯片制造商向中國市場銷售其高端芯片。
貝森特在采訪中也證實了這件事,說批準這類許可是美中談判的一部分內容。
芯片技術一直是美國壓制中國高科技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特朗普政府能在這一點上松動,說明他們確實很著急,希望中國能回到談判桌前。
貝森特在講話中透露,他計劃很快與中方代表會面,地點可能選在第三國,時間大概在8月初。
這表明中美雙方都在為下一輪談判做準備。
但談判能否取得實質進展,還要看美國是否愿意真正平等對話,而不是繼續(xù)用高壓手段。
回顧過去幾個月,特朗普政府從最初的高調施壓,到現(xiàn)在主動放軟姿態(tài)尋求談判,變化確實很大。
貝森特作為財政部長,這次公開講話明顯是想給緊張的貿易局勢降溫,避免8月12日這個節(jié)點出現(xiàn)不可控的局面。
但貿易問題錯綜復雜,單靠一兩次談判很難解決所有問題。
中國方面的態(tài)度一直很明確:愿意在平等基礎上談,但堅決反對單邊制裁。
中國商務部發(fā)言人多次強調,解鈴還須系鈴人,如果美方真想解決問題,就應該取消所有對華加征的關稅。
同時中國也在積極發(fā)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這種多元化戰(zhàn)略讓中國在談判中有了更多回旋余地。
當前的中美貿易關系,就像兩個鄰居在鬧矛盾。
一方氣勢洶洶地揮舞大棒后,發(fā)現(xiàn)對方不僅沒被嚇倒,自己家里反而先亂了陣腳。
現(xiàn)在舉著棒子的手有點酸了,語氣也開始緩和,想找個臺階下。
但真正要化解矛盾,光靠口頭示好還不夠,需要拿出實際行動來重建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