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昨天在網絡上刷到一則新聞很有意思,說有個叫做“中原·御府花園”的小區,居然有網友用AI給一個女業主生成了一尊雕塑。
我不禁想問:這個業主何德何能啊,居然還有人給她塑像?
新聞看到這里,我的求知欲一下子上來,簡單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原來這是一個爛尾小區,而這個女業主買了該小區之后,通過自己拍視頻、成功的推動了項目復工!
但因為女業主視頻采用的方式被認為是“擦邊”,而備受爭議,但一下子就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來聊聊這個新聞,順便也關注一下這個爛尾小區何時能交房?
02
起因
這個叫做“中原·御府花園”的小區位于山東省棗莊市中心,距離微山湖約33KM,距離熊耳山國家地質公園約3KM。(如下圖)
項目一共12棟樓,外加一個幼兒園,2022年開盤預售,開發商為山東中原新岸置業有限公司。當時這個被塑像的女業主就在此購買了一套商品房,總價80萬,其中首付30萬,貸款50萬。
開發商原承諾2023年6月底交房,但到期未交付。項目是在2022年底開始停工的,2023年《齊魯晚報》就曾經報道過這個爛尾小區。(如下圖)
媒體曝光后,該項目在2024年迎來短暫復工,但進度十分緩慢。而現在已經2025年,房子逾期3年,卻未能交付。所以這個女業主就走上了漫漫維權路。
03
網紅之路
這個女業主是棗莊當地人,社交平臺賬號名“冬奇與霧凇”,當時買房是作為婚房用的。但是三年過去了,孩子都大了,可是房子遲遲無法交付。
一家六口人只能一邊還房貸,一邊掏錢在外租房住。在維權路上, 業主們也曾通過投訴、訴訟、集體上訪等常規途徑維權,但開發商以“資金短缺”推諉,政府協調未果 ,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無奈之下,他們想到利用網絡來給開發商施加壓力。今年5月12日,女業主通過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視頻。 她身穿深藍色防曬衣,裹得嚴嚴實實,手上還抱著個懵懂的孩子,一臉愁容的要求開發商退錢。(如上圖)
果不其然,這樣的視頻壓根沒人看,也就掀不起什么波瀾。但是女業主并沒有氣餒,接著她又發了第二條,沒想到就火了。 視頻中她站在一個破敗的院子里,訴說著拿不到房的“無奈”,其他都沒變,只是衣著發生了改變。 (如上圖)
隨著視頻的爆火,這位女業主也找到了流量密碼,她接下來的視頻都是這種風格。(如下圖)
我想這位業主一定是看過椰樹牌椰汁是怎么宣傳的,這手法是如出一轍。(如下圖)
女業主就這么莫名其妙的火了,網友的 轉發和擴散驚動了媒體,而媒體的報道驚動了當地主管部門。(如下圖)
6月6日女業主再發兩條視頻,說他們已被相關部門約談過,并表示房子大概在半年后交付,以后不會再拍攝。
從網絡上該小區的近期視頻來看,施工確實是一直在進行,但是工人似乎不太多,是否能在半年后交付,也很難說。(如下圖)
以上就是一個普通女性,買到爛尾樓后的維權之路,卻稀里糊涂的成為了網紅的故事。
04
擦邊?
在整個事件中,”擦邊“二字一直若隱若現。那我們不妨先了解下:什么是擦邊?
擦邊視頻
特指在短視頻及直播平臺上通過衣著暴露、行為挑逗等低俗方式吸引眼球的行為 ,是2020年代中國互聯網出現的網絡流行語。
從這個定義來說,我們其實挺難界定女業主擦邊。因為這樣的衣著算不算暴露呢?她闡述的爛尾樓情況算不算低俗行為呢?
但是從實際的執法情況來看,這肯定是擦邊視頻。因為椰樹牌椰汁就被有關部門認定過,還受到過處罰。
2024年因廣告含有妨礙社會公共秩序和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內容和情形,被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罰款40萬元的事件,椰樹集團表示了“擔心”和“不服”。(如下圖)
第二個問題:這種程度的視頻,在網絡上算嚴重嗎?
其他人的網絡我不清楚,但是從我個人的體會來看,這種算是比較保守的。不管是今日頭條,還是小紅書,比這個嚴重多的視頻比比皆是。而且它是主動推送,即使你點了減少推送,還是孜孜不倦。
我想:這可能就是拿捏人性吧!普通人不過是被拿捏的對象罷了。
第三個問題:不擦邊,爛尾問題就沒人管,暴露了什么問題?
作為一個普通購房者,在開發商面前,毫無疑問是弱勢群體。但是當弱勢群體碰到爛尾這樣的事情時,其實是沒什么好辦法的。很多爛尾項目,一爛尾就10多年,政府都管不了,更何況是普通購房者了。
而這位女業主通過擦邊視頻的方式,以一己之力推動了項目的復工,我覺得非常了不起,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做法非常高明。
但這是弱勢群體被逼無奈的結果,就像網友說的: “要不是被欺負到這份上了,誰愿意讓自己的妻子用這種方式出現呢?”
所以在這個事件中,我們是不是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如何處理爛尾項目”上呢?
05
結束語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這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看的一部劇,叫做《鐵道游擊隊》,故事發生的地點就在微山湖地區。沒想到的是:這個事件發生的地點就在離微山湖不遠的棗莊。
棗莊是一個英雄的地名,現在又因為一個女業主的擦邊視頻再次出名了。
不管是擦邊,還是爛尾,都不是正能量。但是弱勢群體通過自己的努力,追求公平正義,追求美好生活卻是正能量。
在整個事件中,我們最該問的問題是:為何總要等到有人“擦邊”,問題才能被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