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濉溪縣高度重視老干部文化養老工作,挖掘和利用本地資源,探索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老干部精神文化需求,讓老干部在文化滋養中安享幸福晚年。
挖掘紅色文化 傳承革命精神
濉溪縣作為淮海戰役主戰場和總前委駐地,“小推車”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在清明節、“七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老干部參觀雙堆集烈士陵園、韓村小李家、臨渙文昌宮等紅色教育基地。邀請老戰士、老黨員講述革命故事。依托紅色資源打造“行走的紅色課堂”,推出《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等情景式互動式精品課程,組織老干部觀看。組織編纂《雙堆集殲滅戰》《決戰淮海》《濉溪英模故事匯》等紅色讀本。同時,鼓勵老干部參與紅色文化宣傳,組建“銀發宣講團”,進學校、進社區講述紅色故事,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弘揚非遺 感受傳統魅力
在村(社區)老年大學教學點開設非遺技藝班,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教學,讓老干部親身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組織老干部就近參觀非遺展覽,參加體驗活動。邀請老干部參加泥塑、面塑制作活動,在傳承人指導下,老干部們親手制作作品,體驗傳統手工藝的樂趣。支持老干部參與非遺傳承,成立剪紙、非遺戲曲傳唱等興趣小組,老干部們創作大量優秀作品,不僅豐富了生活,還為非遺傳承貢獻力量。
利用歷史文化 豐富文化生活
濉溪歷史悠久,臨渙古城墻遺址、柳孜運河遺址、釀酒遺址等歷史遺跡眾多。組織老干部參觀遺跡,了解濉溪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舉辦“我眼中的變遷”書法繪畫攝影展,或圍繞本地歷史主題開展征文、詩詞創作,讓老干部成為文化表達的主體。古琴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十大古琴名曲中的《廣陵散》《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均出自濉溪,組織老干部參觀古城琴館、古睢書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濉溪縣通過挖掘和利用本地文化資源,既讓老干部在熟悉的文化氛圍中獲得精神滿足,也能發揮其在文化傳承中的獨特作用,實現“老有所樂”與“老有所為”的結合,讓老干部在文化養老中收獲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李艷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