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天津好人榜”名單公布,中塘鎮南臺村王春盛作為濱海新區推薦的敬業奉獻好人入選,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咱們身邊的“天津好人”~
敬業奉獻好人王春盛
村支書踐行為民初心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王春盛,男,1971年12月生,中共黨員,濱海新區中塘鎮南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他通過創新“1+5+N”黨建工作模式,強化基層黨組織作用,帶領南臺村從“空殼村”轉型為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鄉村振興示范村。他推動土地流轉經營,發展特色冬棗產業,提高村民收入,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為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帶領村民進行改造及修建,使南臺村面貌煥然一新。曾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中國網事”天津十大感動人物等。
一、創建“1+5+N”模式,筑強基層黨建堡壘
“我住的雙全巷胡同,胡同口的垃圾堆到底誰負責誰監督?我看大家監督就是沒人監督!”王春盛在村走訪時,一位村民耿直的話語擊中了他。王春盛仔細思考,在工作日志里記上了“明確責任劃分,加強黨員引領!”在王春盛的規劃下,“1+5+N”黨建工作模式迅速成型,即1個網格長(村總支書記)、5個網格(片區)、N個基層黨員和志愿者的三級架構,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同時也在鄉村振興、信訪維穩、禁燃防火、安全生產、污染防治中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彰顯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創新思路謀發展 讓“空殼村”的荷包鼓起來
上任之初,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南臺村負債累累,是一個集體經濟“空殼村”。王春盛沒有“等、靠、要”,他從南臺村實際出發,積極謀劃發展思路,推動800余畝土地進行流轉經營,使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從不足10萬元增長至200余萬元。打造特色冬棗產業,“起好棗”品牌獲評天津市津農精品,供不應求。2024年新引進的70畝反季大櫻桃項目預計再提高村集體收入60萬元,經過不懈努力,南臺村農業生產正在向多元化、集約化、綠色化轉型,奔跑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
三、以“尊老”為抓手,精神文明建設全面開花
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精神文明建設也不能落下。為解決村內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王春盛推動建成南臺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餐飲、休閑、醫療等一站式服務,并定期組織文藝演出、健康講座等活動,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南臺村創新“點單派單”云平臺,整合市、區兩級資源,將科普講座、農技培訓等文化服務精準對接村民需求。例如,通過平臺開展家風建設講座,引導村民樹立“孝親睦鄰”的家庭觀念。同時,他組織村民成立9支文化隊伍,包括舞蹈隊、太極隊和家風宣講隊,通過自編自演節目將“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等主題融入文藝表演,草根“村晚”更成為展示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舞臺。
四、堅持不懈辦“大事”人居環境大變樣
南臺村的人居環境改善一直是王春盛記掛的“大事”,上任以來他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帶領村民進行了改造及修建工作,建成小區廣場9600平方米;翻修村莊主干路4000平方米,更換LED路燈32盞;通過詳細的設計,新裝50余個攝像頭,實現了無死角監控,為南臺村打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極大豐富與便利了村民生活。
作為南臺村的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春盛以不懈的努力,推動南臺村組織建設、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以及基層治理等各項工作全面進步。他不僅彰顯了一位基層黨員的優秀品質,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
稿件來源:天津文明網
統籌制作:中塘鎮黨建辦(網信辦)
投稿郵箱:bhztzwxb@tj.gov.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