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我們也將迎來今年的三伏天。這一時期是全年氣溫最高、濕度最大的時段。今年7月20日開始正式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
在日前召開的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之“冬病夏治與夏季養生”專題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與少數民族醫藥司副司長歐陽波介紹了“冬病夏治”中最有名的三伏貼。
01
什么是三伏貼?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理論而發明的一種外用的貼敷治療方法。
將刺激性較強的辛溫走竄的藥物,例如白芥子、細辛、生姜汁等碾磨調成膏狀,制成小藥餅,直接貼于特定穴位上。
利用藥物對皮膚穴位的自然刺激,達到類似灸療的效果。
02
三伏貼的使用
是否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每年的三伏天,也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貼一次,在中醫肺病學科,這種三伏貼的療法被廣泛推廣應用。
初伏從7月20號到29號
中伏為7月30號到8月8號
末伏是8月9號到18號
最佳時間窗口為每伏的前三天內任選一天,時間彈性較大,最好每一個伏貼時間間隔10天。
03
貼敷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以下5類人群更適合三伏貼↓
- 一是有呼吸系統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支炎、肺氣腫等;
- 二是有消化系統疾病,例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經常出現胃脹、腹脹、胃痛等癥狀;
- 三是有相關女性疾病,例如宮寒、月經量少、痛經甚至不孕;
- 四是有寒濕性關節肌肉疾病,例如頸肩腰腿痛、寒濕性的關節炎、脊柱炎等。
- 五是有慢性疲勞綜合征,怕冷、怕風、疲勞、容易感冒的人群。
雖然三伏貼作為夏季養生的重要手段,但是惡性腫瘤者,強過敏體質者,感冒發燒者,患有感染性、傳染性疾病者,瘢痕體質者,皮膚病者禁用。貼敷期間避免直吹空調、劇烈運動。
04
兒童可以貼三伏貼嗎?
這三種情況下我們建議不能使用三伏貼:
- 第一點,一般情況下3歲以下幼兒不適宜用三伏貼。孩子年齡過小,皮膚嬌嫩,且表達能力、判斷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正確描述不適感;但如果小孩未滿3歲,醫生評估認為適合,也是可以應用三伏貼的。
- 第二點,早產兒或者是體質極弱的兒童,即使已經到了年紀,也需要找醫生進行評估,才能貼三伏貼。
- 第三點,患兒正在發燒或皮膚已經有了破損,比如說過敏、濕疹、蕁麻疹以及哮喘急性發作期的兒童。
除此之外,中醫認為虛寒類的病癥都可以使用。一般成人貼敷6—8小時,兒童2小時左右。以皮膚感覺耐受為度。
05
貼敷后如果皮膚出現不良反應如何處理?
局部皮膚出現發紅、灼熱或者瘙癢,程度比較輕微,且可以耐受,這屬于藥物刺激穴位的正常反應,通常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取下貼敷后數小時就能自行緩解。但是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及時給予應對措施↓
- 皮膚的灼熱疼痛比較明顯,這時應該立刻取下藥貼,待局部癥狀消失以后再行貼敷。
- 貼敷以后皮膚出現了紅腫、水皰,應換一些寬松、柔軟的衣服,要避免摩擦和撓抓水皰,防止水皰破損。如果水皰破損,應該到醫院由醫生來處理。
- 貼敷以后皮膚的灼熱、瘙癢、疼痛難以忍受,非常嚴重,或者已經出現了大片的紅斑水皰,甚至出現了破潰化膿,應該及時就診,由醫生酌情處理。
最后提醒大家,“三伏貼”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療,正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監制丨陸毅 鄭弘 制片人丨文雅 主編丨關美璐 編輯丨譚言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