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4日,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工程系“鐵道尖兵桑榆暖心社會實踐團”以“青春承黨志 黨旗映桑榆”為主題,依托校企共建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深入四川康合養老服務有限公司5個院區,創新構建“黨建引領—專業賦能—常態服務”三維模式,開展了一場深度融入、富有成效的暑期“三下鄉”活動。
黨旗領航,鑄魂賦能,筑牢服務根基。實踐團將黨建課堂搬進養老院,打造特色“六個一”專項行動,實現思想引領與實踐服務深度融合:一次重溫初心強使命。師生黨員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將“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內化于心,筑牢服務初心。一堂移動黨課傳薪火。青年圍坐老英雄身旁,聆聽烽火歲月中的信仰故事,完成跨越時空的精神接力,筑牢青年信仰根基。一組紅色文化潤心田。開展紅歌聯唱、黨史知識趣味競答,在激昂旋律與互動問答中激發愛黨愛國情懷,深化理論認同。一段銀齡對話汲智慧。深度訪談10余位黨齡超50年的老黨員,記錄“活歷史”的人生故事與堅定信念,將其轉化為生動思政教材。一場健康促進暖身心。針對老人需求,現場教學易學有效的《老年拍打操》和《手指活力操》,覆蓋超300位長者,廣受歡迎。一份精準調研明需求。通過深度訪談,建立重點老人個性化服務檔案,形成動態“需求清單”,為“一人一策”或“一群一策”精準服務提供導航和長效依據。
專業賦能,匠心助老,凸顯建院特色。實踐團充分發揮鐵道工程專業優勢與校企資源,打造“黨建+專業”特色服務:健康守護精細化。持急救證書的志愿者協助醫護巡診、測量血壓、進行用藥安全提醒;具備工程思維的志愿者觀察記錄適老化設施,提出安全性、便捷性改進建議。知識科普趣味化。除開展繪畫剪紙活動外,志愿者向老人生動講解隧道、軌道構造原理,使其在互動中感受國家基建成就與科技魅力。需求轉化長效化。用心傾聽記錄長者在飲食起居、文娛活動、設施改造等方面的具體需求,為校企基地后續優化服務提供寶貴一手資料。
機制深化,常態長效,繪就幸福圖景。本次暑期集中服務是深化“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建設、推動常態化為老服務的生動實踐:體系化構建。已逐步形成“月月有主題、季季有亮點、假期有集中”的常態化、項目化服務體系,如“銀齡踏春”、“巧手制香包”、“雙節同慶”生日會、建黨節活動等。內涵式升級。服務從基礎生活陪伴、文娛活動,向結合專業特色的“健康促進”、“智慧適老體驗”等“技術助老”領域深化拓展。
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工程系學子以黨建為“根”、專業為“翼”、真情為“橋”,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在黨旗映照下,青春與銀發共舞,一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依、老有所享”的和諧畫卷正徐徐鋪展。其探索的“三維模式”及標準化、專業化、長效化服務路徑,為高校組織涉老社會實踐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四川建院經驗”。(劉麗、彭峰、楊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