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瀘州市教育體育系統為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連日來,通過“瀘州教育體育”新媒體平臺陸續展示一批黨建工作品牌、支部工作法優秀案例。
今天,瀘教小書童向您推薦:
力行三六五 和樂育棟梁
——瀘縣梁才學校黨支部“力行同心 和樂育人”引領學校內涵發展
品牌簡介
瀘縣梁才學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和而不同,樂在其中”的“和樂”教育理念,培育“三有三會”的棟梁之才。近年來,學校黨支部以“力行”為核心,強調努力實干、積極行動,激勵黨員教師自強不息,并提煉總結出“力行同心 和樂育人”黨建品牌,通過實施“和樂教育”,推動黨建工作與學校各項重點工作深度融合。
瀘縣梁才學校黨支部現有黨員31名,設委員5人,其中黨支部書記1人,專職副書記1人。學校黨支部以“力行”為核心,強調努力實干、積極行動,365天每天進步一點點。“三”是重點抓好黨、政、工三支隊伍建設,筑牢人才根基;“六”是推進黨建工作與六項重點工作的深度融合;“五”是實現黨風帶“五風”。
三大主體筑根基,和樂教育顯魅力
在學校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學校黨、政、工三支隊伍有序且高效地運轉,為學校的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黨支部委員兼任學校管理干部和工會委員,進一步打破工作壁壘。設立黨員示范崗,佩戴黨員徽章亮明身份,以身作則、沖鋒在前,是推動學校發展的中流砥柱。
學校成立綜合管理中心、學生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由支委委員擔任中心主任,如同搭建起穩固的四梁八柱。將黨小組建立在年級組,讓黨建工作扎根于教育教學的最基層,實現了管理縱向到底。
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形成常態化黨員學習機制。建立教師線上學習平臺,整合優質的思政教育資源,讓黨員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黨的歷史、黨的教育方針等知識。組織黨員教師開展“龍湖講堂”科技專題講座25次,傳播學習成果。
▲獲評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實驗學校
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學校先后創建為全國先進民辦學校、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首批STEM領航學校、全國“小平實驗室”建設學校、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實驗學校、四川省誠信與自律單位、四川省校風示范學校、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六大融合強推進,和樂理念入人心
黨建理念與和樂文化融合。“力行”文化與學校校訓“唯真向善,求新力行”一致,三大主體協同發力與“和樂”教育理念相合。學校打造黨建帶隊建的校園文化,建有“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主題展廳、紅色星光大道、紅色書屋,黨的優良傳統和黨的先進理論遍布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黨員教師擔任輔導員,實行一班“雙導”,黨員上隊課、講紅色故事。
黨建工作與教育管理融合。激勵教師積極探索將黨建與專業課程相結合的有效教學方法,將思政教學目標融入學校教學技能比賽;開展本土紅色文化項目化學習活動,通過讀、訪、觀、寫、講、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黨史,增強愛國情懷,學校師生編排的課本劇“金色的魚鉤”獲省級二等獎。開展“重走長征路”研學旅行,感受先輩們的革命精神。
▲學校承辦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
黨員教育與教師發展融合。學校建立教師發展學院,將黨員教育和教師培訓齊抓共管。教師發展學院將教師發展課程與黨員學習課程融合設計,將優秀教師發展成黨員,將優秀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學校每學期組織“做最好的老師”師德演講比賽,每三年開展一次“感動梁才十大人物”評選活動,樹立一批師德高尚的黨員教師榜樣。開展黨員教師示范課活動,展示如何將學科知識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教學理念。建立黨員教師與非黨員教師“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師徒結對關系,組織師徒團隊共同參與教學研究項目。近兩年,在黨員教師的帶動下,共立項省市縣重點研究課題10項,教師論文獲省級獎項37篇、市級獎項32篇。
黨建內容與學校課程的融合。在學校黨建工作中,將黨建課程與學校的課程體系深度融合,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課堂育人功能。推動全科思政育人,發揮思政鑄魂育人功效,將黨的理論和黨的創新理念融入各個學科中。學校組織黨員教師和優秀教師編寫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梁才美習》《梁才三字經》等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學科能力,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黨建工作有機結合。
▲黨員教師開展課后藝術輔導
黨建服務與教育服務融合。黨員教師組織“傳承紅色基因”等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設立心理咨詢室,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建立學習困難學生檔案,根據學生的薄弱科目和學習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幫扶計劃。黨員教師還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舉辦20多個興趣班,開展學科拓展活動,每學期學生評教、家長評教的滿意率都達到95%以上。
黨建力量與家校社合力融合。建立家長學校,黨員教師定期開展講座。通過線上家校溝通平臺,及時回復家長的咨詢和反饋。學校黨組織與家長委員會密切合作,邀請家長每周到校值日,組織家長參與學校志愿服務活動,參與學校管理決策。黨員教師開展志愿服務、文明社區建設、社區教育課堂等,學校的操場、圖書館、科技館、學術報告廳等在節假日向社區居民開放。學校成立“梁才美習基金”,與甘孜州鄉城學校等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在黨支部的組織下,家校社一家親,教育合力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優秀黨風帶五風,和樂教育潤無聲
黨風帶作風,踔力又奮進。黨員教師積極參與學校制度的制定和修訂,將黨的紀律要求與學校管理相結合。建立嚴格、科學的教師和學生考勤制度,黨員教師帶頭遵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黨員教師帶頭開展教學改革,帶頭攻堅克難,每學期至少申報一個課題。黨員干部帶頭創新創業,上公開課、寫論文,形成“干事創業、踔厲奮斗”的工作作風。
黨風帶校風,積極又向上。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積極參加主題黨日活動,強化黨性修養。通過紅色文化長廊,展示黨的發展歷程、革命先輩的事跡。開展“萬人紅歌大合唱”等活動,激發師生的愛國愛黨情懷,為良好校風的形成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黨風帶師風,廉潔又愛生。把不收受家長“一針一線”作為廉潔從教的底線要求,并向家長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黨員教師堅持每日查寢、陪餐,堅持對學生實施“六必”人文關懷工程,即生病必探望、生日必祝賀、進步必鼓勵、矛盾必化解、困難必幫助、情緒必化解。在黨風的帶動下形成了敬業愛生、嚴謹治學的良好師風。
黨風帶教風,嚴謹又謙和。制定并實施關于“強化教學研究、抓牢教學常規”的方案,黨員教師帶頭參與教學檢查和課堂督導工作,確保教學環節的嚴謹規范。在教學研討活動中,黨員教師積極倡導并踐行謙和的態度,堅持“3+3”(3個優點+3點建議)的發言機制。黨員教師帶頭開展“周末5+1活動”,積極開展騎行、書法、讀書、籃球、手工等社團,帶動全體教師形成良好“嚴謹謙和、博學多才”的教風。
▲課堂上學習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
黨風帶家風,和美又上進。常態化組織家長參與學校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紅色運動會、家長開放日等教育活動,家長走進校園,感受校園風氣。組織“雙生入學儀式”,孩子入學,家長入家長學校。黨員教師開發“做最好的家長”學習課程,助力家長成長,評選“十佳和美家庭”60個、“和美家庭”300余個。在寒暑假設計家長接力課程,根據二月、七月、八月課程,鼓勵家長共同參與節約行動、生活勞動等,養成良好家風。
(文/圖:瀘縣梁才學校)
來源|黨建科、瀘州市瀘縣梁才學校
責編|廷寬編輯|波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