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耿悅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年7月,由南京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指導,南京大學石榴籽育人工作室主持的“雨花斑斕”科普實踐團赴青海開展系列科普實踐活動。
實踐團成員們都曾在南京大學“雨花斑斕成長計劃”的資助下走出困境。如今,曾受助的學生深入西部大地踐行科普教育的反哺使命,他們基于南京大學學科優勢和前沿科研成果,融合青海地域特色,精心原創設計了9門科普理論課、2門科普實踐課,累計開課40余節。課程內容覆蓋文理工醫,包含計算機科學、化學、生物學、大氣科學、電子科學、心理學、國際關系等8個學科。
實踐團隊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高中進行原創科普授課。受訪者供圖
“本次科普實踐不僅彰顯了南大青年在堅定文化自信與科技自立自強上的擔當作為,更將受助者轉化為助人者,對受助學生來說是又一次成長?!蹦暇┐髮W石榴籽育人工作室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南京大學秉承“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資助育人領域構建起以“雨花斑斕”能力賦能為核心、“七彩暖心”物質保障為基石、“社會協同”資源整合為延伸的全域覆蓋、全程貫通、全員參與的發展型資助體系,已助力40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破繭成蝶”。
在科普實踐之余,實踐團隊還聚焦西部民族地區信息素養與科學素養教育發展現狀,開展系列調研,累計發放280余份調研問卷,與10余位西部民族地區一線教師和20余位高中生開展個體和群體訪談。同時,南大學子還深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參訪當地水光互補、智能診斷等尖端技術構建的集約化清潔能源系統,在西寧青海理工學院,實踐團深入學校氣象臺、圖書館、健身房、“一站式”學生社區等現代化育人場域,圍繞學生團學組織工作、學生資助工作等議題深入交流。同學們在這場生動的“大思政課”中親身感受科技報國的青海實踐,不斷堅定民族團結、科技強國的使命擔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