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特朗普宣布美國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印尼商品關稅降至19%,低于越南的20%,美國商品免稅。印尼承諾購買300億美元美國能源、農產品和波音飛機。協議助力印尼吸引制造業轉移,2024年印尼GDP增長率、接收FDI、商品出口均低于越南。印尼制度穩定,貿易條件比越南更好,或成中資企業轉移產能新選擇。
一、特朗普宣布與印尼達成類似越南的貿易協議,但美國對印尼的稅率只有19%,比越南更低。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的新聞報道,特朗普在美東時間7月15日表示,在與印度尼西亞總統交談后,美國已與印度尼西亞達成貿易協議。成為亞洲繼越南之后,第二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繼英國、越南之后,第三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
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的一篇帖子中說:“今天早上,在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備受尊敬的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安托交談后,我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敲定了一項重要協議。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在歷史上第一次向美國開放了印度尼西亞的整個市場,這是史上首次。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的牧場主、農民和漁民將可以完全和完全地進入擁有超過2.8 億人口的印度尼西亞市場”。特朗普在帖子中感謝印尼人對平衡貿易逆差的“友誼和承諾”。特朗普還說:“我們將繼續為美國人民和印度尼西亞人民提供服務”。
根據特朗普的帖子,印尼與美國達成的協議內容包括:
1,承諾購買“1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4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50架波音噴氣式飛機,其中許多是777飛機”, 換取美國降低稅率。
在特朗普的帖子之外,印度尼西亞首席經濟部長艾爾朗加·哈塔托此前曾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表示,雅加達的主權財富基金 Danantara,將有一項面向美國的重大投資。哈塔托還稱,為了與美國達成較低稅率的貿易協議,印尼一直在做180度大轉彎的承諾。
2,印度尼西亞方面承諾對美國撤銷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包括印度尼西亞不對美國的商品出口征收任何關稅,而美國將對印度尼西亞出口商品征收19%的關稅。這比越南的20%低1個百分點。
特朗普政府4月和7月公布的對等關稅中,對印度尼西亞的稅率為32%。這意味著通過談判,美國對印尼的關稅下調了6成,達到13個百分點。
3,與越南一樣對第三國轉運商品設定了高關稅。特朗普在帖子中介紹,對于來自印尼的商品,如果有任何來自較高關稅國家的轉運,則該關稅將被添加到印度尼西亞支付的關稅中。
4,對來自印尼的銅可能會降低關稅。在離開白宮前往匹茲堡參加峰會發表講話之前,特朗普表示,印尼“以高品質銅而聞名,我們將使用這種銅”。這可能意味著,如果特朗普繼續威脅在8月1日對所有銅進口征收50%的關稅,那么來自印尼的銅可能會面臨更低的關稅或沒有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雖然印度尼西亞去年向美國出口了價值 2000萬美元的銅,但這遠遠落后于主要供應國智利和加拿大,后者去年向美國出口了價值6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的銅。
二、美國與印尼的貿易協議,將成為印尼吸引外來投資,承接制造業轉移的重要優勢。
美國商務部去年的數據顯示,印度尼西亞是美國第23大貿易伙伴。去年,美國從印尼進口了價值280億美元的商品。服裝和鞋類是美國人購買最多的兩種商品。
與此同時,美國去年向印尼出口了價值 100 億美元的商品。油籽和谷物以及石油和天然氣是前兩名出口產品。
印尼與美國的貿易協議總額在2024年只有380億美元,并未排在前15 名之列。然而,它一直在增長。去年,美國對印度尼西亞的出口增長到3.7%,而進口增長了4.8%。
在疫情開始的新一輪國際供應鏈轉移中,東盟成為投資熱點,而東盟中的越南,則成為東南亞的經濟新星,在吸引外來投資和經濟增長方面,都領先于印尼。
印度尼西亞本身在2024年全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為240億美元,比越南的382億美元低37%。對印尼的FDI主要進入了礦物加工、能源和數據中心等領域。而對越南的投資更多進入了制造業和數據中心。
2024年,印尼GDP增長率為5.03%,也低于越南的7.09%。印尼2024商品出口總額為2647億美元,比越南的4055.3億美元低接近三分之一。
這些數據顯示出受益于外來投資、出口導向型制造和強勁內需,越南經濟更具活力,印尼經濟雖穩健,但受限于較慢的產業轉型。
與美國的這份貿易協議對于印尼而言,意義非凡。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大公司已開始將其生產來源轉移到東南亞?!斑@一趨勢表明,中國作為全球生產基地的份額急劇下降”。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指出,在2025年第一季度42% 的歐美公司選擇中國作為生產地點,與2019年的61% 左右相比,這一數字顯著下降。與此同時,選擇東南亞的公司從2019年的14%增加到2025年的26%。
工業部副部長 Faisol Riza稱,印度尼西亞希望成為全球投資轉移和擴張的日益戰略性地點。印尼將太陽能電池板行業從中國搬遷視為機遇之一。自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在內的許多中國產品開始在出口市場上失去競爭力。這種情況促使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將生產轉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
Faisol Riza 說:“這反映在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對美國的出口額下降上”。Faisol 認為,印度尼西亞作為太陽能電池板投資從中國轉移的替代地點開始顯示出巨大潛力。這從中國公司與 PT Lesso New Energy、Pertamina NRE、PT Trina Mas Agra Indonesia 和 PT Thornova Solar Indonesia 等本地公司之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可以看出。
三、投資越南還是投資印尼?中資企業面臨新的選擇。
由于越南與我們陸地相連,又有共同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背景,中資企業轉移生產線,或者轉運出口,一般優先選擇越南。
2024年,越南1.013億人口,GDP為4763億美元;印尼2.816億人口,GDP為1.4萬億美元。但中國對越南的直接投資達到28.4億美元,累計投資總額已達到308.3億美元。對印尼直接投資38.5億美元,累計投資總額只有302億美元。中國對越南的投資集中在電子、紡織、汽車、家電等制造業領域,對印尼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礦產、能源、交通運輸等領域。
由于投資行業不同,2024年中國對越南出口1618.9億美元,從越南進口988億美元。對印尼出口767億美元,從印尼進口711億美元。中國與越南的經濟聯系密度是印尼的1.76倍。
在印尼與美國的貿易協議中,出口美國的商品關稅為19%,比越南低1個百分點。加上印尼的制度比較穩定,越南的制度受主要領導人的更迭影響,其實是不太穩定的。從這些方面來看,中國企業在對外轉移過剩的制造業產能時,其實可以增加對印尼的選擇。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