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俄烏沖突表態稱,“不站在任何人一邊”,同時否認曾鼓動烏克蘭打擊莫斯科。他同時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應在50天的“最后期限”內同意停火協議,否則將面臨制裁。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5日,特朗普稱武器已經開始運往烏克蘭。他還表示,“北約將償還我們所有費用”。
據了解該協議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一批總額達1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將提供給烏克蘭。據悉,美國將向北約國家出售這些武器,通過北約國家轉交給烏克蘭。
7月15日,特朗普從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返回白宮(圖據視覺中國)
將提供“頂級武器”
特朗普宣布對烏軍援“大計劃”
7月14日,特朗普在與到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會晤時宣布了有關對烏克蘭軍援的“大計劃”。他表示,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頂級武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介紹說,特朗普口中的“頂級武器”很可能是美國空軍現役的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又被稱為AGM-158空射型巡航導彈。
據報道,AGM-158A型巡航導彈服役時間比較長,最大射程為370公里左右,不過現在已經停產;AGM-158B型導彈的最大射程約為900公里,可以進行路線規劃,繞開對方的防空反導體系,對遠距離的高價值目標進行精準火力打擊。現在美國空軍正在大批量接收AGM-158導彈的最新改進型,因此不排除美國政府會把AGM-158A和AGM-158B以有償援助的方式提供給烏克蘭。
這些“頂級武器”中受關注的還有美制“愛國者”防空導彈,特朗普13日曾表示:“我們將向他們(烏克蘭)提供他們迫切需要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美國駐北約代表馬修·惠特克14日也稱,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當務之急是防御系統,如“愛國者”防空導彈。他并未排除提供進攻性武器的可能性。“所有武器既是進攻性的也是防御性的,”他說,“一個防空系統對于當前局勢很重要,但同時我們也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美國專欄作家大衛·伊格納修斯稱,一位參與決策的消息人士透露,軍事援助可能還包括授權使用一些強大的新型進攻性武器。消息人士表示,“這很可能包括允許烏克蘭使用其現有的18枚遠程‘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并將其射程發揮到極限的300公里”。
一枚導彈從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發射升空(資料圖/圖據視覺中國)
伊格納修斯強調,這個射程“雖然無法打到莫斯科或圣彼得堡,但可以打擊到俄羅斯境內深處目前(烏克蘭)夠不著的軍事基地、機場和補給站。”他補充道,援助計劃“可能還包括更多ATACMS導彈”。
報道稱,這是一個潛在的“松綁”舉動。在拜登政府時期,ATACMS在俄羅斯境內的使用被限制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和別爾哥羅德州部分地區。
特朗普還曾考慮提供“戰斧”巡航導彈,即上個月用于打擊伊朗目標的武器。如果從烏克蘭發射,這些導彈可以擊中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伊格納修斯稱,“戰斧”巡航導彈“直到上周五的討論中還被包括在內”,但“目前已從交付清單上移除”。
“不許打莫斯科”VS“你能打莫斯科嗎?”
特朗普:我不站在任何一邊
7月15日,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應該把莫斯科作為目標”。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向烏克蘭提供遠程導彈時,特朗普回答說:“不,我們不打算那么做。”
在被問及是否站在烏克蘭一邊時,這位美國總統評論道:“我不站在任何一邊。”特朗普同時表示,普京應在50天的“最后期限”內同意停火協議,否則將面臨制裁。特朗普在7月14日宣布,如果莫斯科在未來50天內不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他將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征收“嚴厲關稅”。
特朗普的上述表態,與此前媒體披露的一次通話內容有關。據報道,特朗普日前同澤連斯基通話時,曾詢問如果美國提供遠程武器,烏克蘭能否打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7月14日,澤連斯基(左)與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問題特使凱洛格交談(圖據視覺中國)
報道以兩名知情人士為消息源透露,特朗普在通話中問道:“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你能打擊莫斯科嗎?……你還能打擊圣彼得堡嗎?”據稱,澤連斯基回答說:“當然可以。只要你給我們武器,我們就能。”
對此,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稱,特朗普的話被“斷章取義了”。她表示:“特朗普只是在提問,而不是鼓勵進一步的殺戮。他正在不懈地努力制止殺戮并結束這場戰爭。”
俄副外長稱對俄最后通牒企圖不可接受
澤連斯基:正式批準退群
對于美方的最新動向,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15日回應稱:“任何對俄方設置條件甚至最后通牒的企圖均不可接受,如果外交途徑行不通,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將繼續。”
俄副外長格魯什科則表示,美方打算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再次證明“北約實際上對和平沒有興趣”。
據參考消息報道,澤連斯基15日說,已簽署當天由最高拉達(議會)通過的法律文件,正式批準烏克蘭暫時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他稱,此舉旨在提升烏方防御能力,應對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壓力。澤連斯基當天在社交媒體發布帖文表示,退出公約是為恢復防御力量對等性。他稱,使用包括殺傷性地雷在內的部分武器,將有助于烏克蘭在應對俄方時“至少實現兵力與能力的均衡”。
《渥太華禁雷公約》于1999年正式生效,公約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2005年5月,烏最高拉達批準烏克蘭加入該公約。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綜合央視新聞、參考消息
編輯郭宇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