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小暑剛過,走進云南省安寧市鳴鳳村委會所轄的平地村,別致的白墻灰瓦農家小院排列有序,整潔寬敞的水泥路交錯縱橫,一幅美麗的移民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小巷泥路、危房旱廁都已成為“過去時”。
平地村的民居。人民網 王嫻攝
平地村的變化,折射出云南省庫區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豐碩成果。近年來,圍繞大中型水庫后期扶持工作“123456”工作思路,云南省搬遷安置辦公室在全國首創“主導產業突出、住房安全宜居、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配套、人居環境優美、自治管理到位”的6項建設目標32項具體建設內容,打造云南省“美麗家園·移民新村”品牌。一大批如平地村一般“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移民新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平地村曾是安寧市建設車木河水庫的3個移民安置村之一,因地處縣級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為加強水源地保護,2020年進行了二次搬遷安置,成為云南省“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之一。2022年底,鳴鳳村委會所轄的平地、香云莊兩個村民小組順利完成統規自建,村民們歡歡喜喜入住了新居。
“得益于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資金支持,如今,村里各項基礎設施大大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鳴鳳村黨總支副書記王春瓊說,新居旁的農田及配套建成的食用玫瑰和蔬菜交易市場,也實現了村民們“家門口”就業的期盼。
村里的老年幸福食堂。人民網 王嫻攝
“搬遷后,村里開起了便民超市,村民購買日常生活物資再也不用往鎮上跑了。此外,村里還開放了老年幸福食堂,村里老人吃飯也能更方便了。”王春瓊說。
而在距平地村15分鐘車程的云杉村,土黃色民居上的彝族墻繪引人注目,整潔的村道旁,村民們正三三兩兩聊天、曬太陽。
云杉村整潔的村間道路。人民網 王嫻攝
“兩年前,這條路坑坑洼洼的。現在重新硬化了道路,還裝上了路燈,無論白天黑夜,走起來都能大步流星了。”說起村里道路的改善,村民彭春華很是激動。
云杉村是祿勸縣云龍水庫搬遷安置到安寧市的19個村民小組其中的一個,彝族、漢族群眾混居。“以前的云杉村,民居風格混亂,村民在房前屋后肆意私搭亂建,村道旁不僅堆滿雜物,排水溝也常被堵塞。”云杉村黨委書記魯志剛說。
2023年,云杉村美麗家園·移民新村項目被列入云南省級示范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魯志剛介紹,為做好項目建設的配合工作,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拆除違建。但不少村民認為“自家門口的地,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給項目推進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為破除部分村民的舊有觀念,云杉村通過發動黨員干部帶頭拆除自家違建,向村民講解項目規劃效果圖及違建造成的火災、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進行立體化宣傳。此外,還通過8次村民小組會議統一思想了村民思想,大幅提高項目實施效率,累計拆除臨違建筑2500多平方米,收回集體空地5余畝。
項目實施后,村里不僅換了路燈、鋪了水泥路,還新增加呢彝族墻繪、月季園、籃球場、健身器材等,人居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加優美,交通愈發便捷,日子也更加紅火。
云衫村村口的墻繪。人民網 王嫻攝
“依托移民后扶項目建成的農業產業增效提升項目,云杉村建成200余畝連片的食用玫瑰觀光種植園,村民們依靠種植食用玫瑰就能獲得不少收入。火把節及八街玫瑰花節等文旅項目也吸引著游客到我們村觀摩、消費,極大地帶動帶動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提升。”魯志剛說。
下一步,安寧市還將通過移民扶持資金注入,主導在八街街道建設生物科技產業園,引導小而散的玫瑰企業入駐園區,帶動包括云杉村等周邊移民村的村民增收就業。
“等產業園建起來,兒子就能回到村里上班,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一家人在一起多開心呀!”彭春華對此充滿期待。(王嫻、張寧、吳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