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期《政風行風熱線》
7月16日11點至12點,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做客《政風行風熱線》,就大理州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修復、不動產確權登記等內容,與大家進行溝通交流,并耐心解答了群眾的熱線問題。
本期上線嘉賓
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黨組書記
局長
王以恒
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黨組成員
副局長
黃建紅
大理市自然資源局
黨組書記
局長
楊晶
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
局長
趙澤權
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地質勘查管理科
科長
楊曉林
本期熱點話題
一、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如何開展創優提質工作?
2025年,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創優提質重點工作有以下五項:
一是加強耕地保護工作。加快補充耕地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大理州補充耕地能力。2025年以來,入庫補充耕地(含提質改造)項目12個,入庫補充耕地數量指標1011.947畝,水田規模258.521畝,產能指標56.4920萬公斤。
二是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盤活存量“沉睡資源”;深入推進“騰籠換鳥”,激活低效用地“新動能”;推行“標準地”出讓,拿地即開工,從源頭上杜絕“圈而不建、建而不快”。
三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洱海山水工程28個子項目中,16個子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建設,12個子項目正在加快實施,累計完成生態保護修復面積42556.96公頃。
四是強化用地保障工作。年初以來,批準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108件,獲批總面積2442畝。保障了祥云縣城鄉安全飲水一體化工程建設項目、賓川縣220kV東營輸變電工程建設項目、巍山縣國家氣象站遷建項目、S234云龍至昌寧(永平縣黑羊箐至玉皇閣水庫段)提升改造項目、團結光伏、黑場光伏電站項目、城鎮批次用地、農宅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和城鎮、村莊發展用地。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上,全力用好用足脫貧縣每縣600畝計劃指標,農村村民建房專項計劃指標,以及存量土地處置核算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做到指標保障充足,滿足用地報批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內核銷。
五是全面提升大理州自然資源治理能力和水平。以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指出問題整改為抓手,年內完成省級確定的整改目標。截至目前,2020年以來全州1297個督察反饋問題,已完成整改1241個,銷號率95.68%,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耕地保護工作方面開展了哪些相關工作?
2025年,大理州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改革各項要求,堅持量質并重、嚴格執法、系統推進、永續利用,堅持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
大理州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區分占用耕地不同類型和主體實行差別化管理,即:以項目類型組織墾造形成補充耕地指標重點用于保障傳統非農建設占用。恢復耕地類指標重點用于保障農村集體組織公共管理和服務設施等原使用“進出平衡”方式保障的各類建設。
2025年以來,使用補充耕地指標保障全州項目29個,補充耕地數量約705畝,水田規模約645畝,糧食產能42萬公斤。使用恢復耕地指標保障掛鉤項目89個,補充耕地數量約739畝,水田規模約178畝,糧食產能49萬公斤。
三、大理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大理州地處橫斷山脈三江并流區域,是云南省地質災害較發育的地區之一。截至目前,大理州已完成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建設323個,保護人口約20萬人、財產約137.45億元;培訓上崗群測群防員5444人,在759處隱患點投入8900余萬元安裝監測預警設備3946(臺)套,初步構建了“人防+技防”、“群專結合、專群并重”的綜合型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體系。
2025年以來,大理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從以下幾個方面扎實有效推進:
一是高位推動地災防治工作。2025年4月下旬,印發了《大理州2025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二是全面開展巡查排查工作。今年以來,大理州累計開展應急演練30次,參加人員2160人;宣傳培訓41次,培訓3105人次;組織駐縣指導站專家巡查460人次,調度5000多群測群防員對全州在冊的2733個隱患點開展了5輪巡查排查。
三是加強會商研判,抓實應急值班值守和“1262”預警調度工作,推動常態化管理。汛期以來,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大理州氣象局會商下發大理州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21期,值班值守調度19次,12縣市局值班值守人員均在崗在位,5444名群測群防員已完成一輪培訓并開展相關巡查巡檢工作;完成了大理州2025年度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實驗項目建設50個(風險斜坡);配合省廳完成特大型項目終驗6個,州級組織完成地質災害項目驗收10個;組織駐州指導中心專家開展“隱患點+工程項目區”現場督查抽查19個。
四是充分發揮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能職責。結合2025年2月8日四川筠連滑坡、3月18日怒江福貢滑坡、3月29日緬甸7.9級地震、4月24日洱源牛街4.8級地震,5月22日貴州大方滑坡,6月5日洱源三營5.0級地震,積極組織12縣市開展日常巡排查和專項排查工作,全力開展礦山領域和工程領域地質災害隱患風險排查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工作。迅速完成洱源牛街、三營地震次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
本期熱線問題
熱線電話1:我們清楚永久基本農田不能種植林果或建房,但實際工作中難以準確辨識永久基本農田范圍。若在未知情況下種植了果樹,事后被告知該地塊屬于永久基本農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為了讓大家清晰了解永久基本農田的范圍,避免誤種等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保障大家的知情權:
一是您可以通過鄉鎮自然資源所查詢地塊的土地性質、是否屬于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范圍。
二是您還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永久基本農田查詢”來進一步實時查詢您所在位置以及其他想查詢位置是否屬于永久基本農田范圍。
大理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繼續加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宣傳,讓每一位村民都清楚自家耕地的性質和保護要求。
熱線電話2:我是銀橋鎮的村民,想咨詢洱海二級保護區內宅基地上的自建房拆除重建要怎么申請?
《大理市個人住房建設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規定,二級保護區內房屋確需修繕加固或者危房確需拆除重建的,可向所在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由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洱海二級保護區內房屋確需修繕加固或者危房拆除重建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完成建房戶的現場查看和初審工作后,報市個人住聯審聯批辦公室進行復核,符合條件的進行公示無異議后報市規委會審查,經市規委會審查通過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將統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允許修繕加固通知書》。
從2022年1月開始,大理市已對二級保護區內符合審批條件的修繕加固或者危房拆除重建有序開展審查審批工作。若你戶需要申請建房,可按程序申請辦理建房審批手續,依法依規進行建房。
熱線電話3:我是云龍縣功果橋鎮湯澗村的村民。近期持續降雨導致我們村后山出現地面開裂,威脅村民出行和生產生活安全。政府已及時關注并組織我們緊急避險轉移,請問臨時安置期間,政府能否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或相應補助?由于在外居住時間較長,家中農事無法兼顧,生活也不便,請問何時能安全返回原居住地?
對于因地質災害臨時轉移避險人員,經鄉鎮人民政府核定登記后,將按照每人每天20元的標準發放給臨時轉移避險群眾,該資金將在汛期結束后第二年的2-3月份下達并發放給受災群眾。
目前大理州12縣市均有駐縣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指導站,每個縣均長期駐守4名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專家,當災險情發生后,鄉鎮和自然資源部門會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對災害體進行應急處置,并安排監測員加強監測,根據災險情發展情況鄉鎮人民政府將及時組織轉移受威脅群眾。下一步駐縣技術專家將會結合雨情和災險情發展趨勢,做出科學的判斷提供給鄉鎮,如確認隱患點穩定后,相關部門將及時通知大家搬回去住。請您耐心等待,積極配合應急避險工作。
來源:風花雪月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