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2025年7月12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乘專機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開啟為期7天的訪華行程。這是澳大利亞總理對中國時間最長的一次訪問。
阿爾巴尼斯在機場落地發言時,特意強調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他提到,澳對華出口額比排在后面的4個貿易伙伴加起來還多,中國為澳大利亞提供了數百萬個就業崗位。這番話不是空穴來風,有數據能佐證——中澳貿易已為澳大利亞創造近60萬個工作崗位。他帶的14人商業代表團,涵蓋礦產、銀行、能源、制造等領域,幾乎是澳大利亞經濟的“主力軍”。
抵滬第二天,阿爾巴尼斯的行程就透出對人文交流的重視。他和前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球員、現任上海海港隊主教練穆斯卡特一起漫步外灘,說穆斯卡特和在華經商的澳大利亞人,都是兩國人文聯系的鮮活例子。同一天,他還去了攜程總部,見證澳大利亞旅游局和攜程簽合作協議。中國游客向來是澳大利亞消費最高的群體,過去一年(截至今年3月),來自中國大陸的游客約86萬人次,花了92億澳元。阿爾巴尼斯早就在聲明里說過,擴大和中國的旅游合作,能給澳大利亞人創造更多工作,幫澳企發展。
阿爾巴尼斯(資料圖)
除了上海,阿爾巴尼斯的行程還包括北京和成都。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認為,去更多城市、推貿易之外的合作,都能看出澳方想讓兩國關系往深了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周方銀也提到,阿爾巴尼斯連任沒多久就訪華,足見對中澳關系和經貿合作的看重。作為美國盟友,澳大利亞沒跟著美國走,反而在對華關系上務實合作,確實不容易。這也說明,穩住對華經貿合作,對澳大利亞自己的經濟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就在阿爾巴尼斯訪華的同時,美國那邊有了新動作。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的副部長科爾比,近幾個月一直在跟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防務官員會晤,逼著他們明確:如果美國和中國因為臺灣問題打起來,他們要扮演什么角色。
科爾比在社交平臺發文,說五角大樓在落實特朗普“恢復威懾并通過實力實現和平”的議程,包括“敦促盟友增加國防開支以及其他與我們集體防御相關的努力”。這跟本屆美國政府一直給亞洲盟友施壓的調子對上了。
日本和澳大利亞對此都很意外。有消息人士說,美國自己在臺灣問題上都沒明確承諾,現在卻要求盟友表態,這是個新要求。長期以來,美國對臺灣問題奉行“戰略模糊”,從不明說會不會“保衛臺灣”。前總統拜登4次說要介入,特朗普卻像其他總統一樣,不肯透露會采取什么行動。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施壓,日本防衛省說,“臺灣緊急狀態”是假設性問題,不好回答,任何回應都得根據憲法、國際法、國內法規和具體情況來。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13日更直接,說澳大利亞不會提前決定派軍隊參與任何沖突,“我們不討論假設”,是否派兵只能由當時的政府定。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直言,《金融時報》這則報道出來時,正好是阿爾巴尼斯抵達上海的時候。“很少有人覺得這是巧合,更像是故意要破壞兩國關系,想主導這次訪問的話題。”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分析,科爾比行事獨斷,之前就有過沒跟總統打招呼、擅自停掉對烏軍事援助的事。這次突然讓日澳就臺灣問題表態,可能跟他的一貫作風有關。這也說明,美國政府現在的國防外交團隊內部關系還沒理順。他還提醒,科爾比的表態可能是想放個信號,說美國要放棄在涉臺議題上的“戰略模糊”,“但這是他個人想法,還是政府確定的立場,還得再看”。
美國盟友對科爾比的要求挺失望。李海東覺得,盟友跟美國結盟,是覺得美國能幫他們實現自身利益,科爾比這么做,本質是想讓日澳當美國的“炮灰”,這只會讓盟友更懷疑跟美國聯盟到底靠不靠譜。現在大家本來就對美國的信譽有疑問,比如貿易關稅的事,科爾比這么一搞,更讓人對美國沒好印象了。
美國為什么突然要這么做? 分析認為,美國在臺海的軍事優勢慢慢沒了,不想跟中國正面沖突,又舍不得放棄遏制中國,就想把菲律賓、澳大利亞、日本這些盟友往前推,讓他們當“前沿防線”,自己躲后面,降低直接沖突的風險。
這段時間特朗普在給各國加稅,對日本加了25%。科爾比逼日澳表態,也是在配合特朗普的加稅政策。之前他就要求日本把軍費從GDP的1%提到3%-5%,惹得日本首相石破茂很不高興。
科爾比自己曾公開質疑介入臺海的必要性。今年3月的提名聽證會上,他說臺灣不是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明確承諾“保衛臺灣”得不償失。現在卻逼著盟友表態,這種矛盾暴露了美國對臺戰略的混亂——既想威懾中國,又不愿付出代價。 對日本和澳大利亞來說,美國的要求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白宮(資料圖)
阿爾巴尼斯帶著龐大商業代表團訪華,就是想跟中國建立更穩固的關系。雖然特朗普現在只對澳大利亞征收10%的基準關稅,但在鋼鐵和鋁出口上,美國加征的關稅高達50%。澳大利亞肯定要找更靠譜的合作伙伴。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夫·內多皮爾認為,加強中澳關系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他不覺得中國想利用美國和盟友(包括澳大利亞)之間的緊張關系。
阿爾巴尼斯這次訪華,沒簽什么驚天動地的協議,但他展現的務實態度、對經濟的重視和外交自主,已經足以讓美國覺得“情況不對勁”。尤其是特朗普那套“用脅迫換效忠”的老辦法,現在越來越不好使了。阿爾巴尼斯剛到中國,就給白宮敲了警鐘,接下來就看特朗普怎么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