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市值水晶,作者 | 曲林,編輯 | 大海
今年4月,智譜向北京證監局正式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成為“大模型六小龍”中首家啟動 A 股 IPO 進程的企業。但近期有消息傳出,智譜正考慮將IPO地點由A股轉向港股,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智譜正在與財務顧問合作,擬于香港市場上市,預計募資規模或達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智譜在擬赴A股上市之后,又被傳轉向港股,其背后在于智譜急于打通資本渠道,獲得更多的融資。
7月2日,智譜發布GLM-4.1V-Thinking系列視覺推理模型,并率先開源了GLM-4.1V-9B-Thinking。之后又上線了實驗模型GLM-Experimental。
數據顯示,智譜已累計發布50+款模型,并且迭代速度較快。截至今年7月,智譜融資數額超135億元,高融資額換來高頻技術更新,智譜試圖以技術為突破口開拓市場,但現實中,商業化落地又是無法避免難題,上市并非解決難題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之后的路。
如何平衡技術研發和資金成本,找到商業化出路,不再是智譜可以忽略的問題。
01 一個新模型,一份效率PPT
繼7月2日智譜發布GLM-4.1V-Thinking系列視覺推理模型之后,智譜又悄悄上線了一款實驗模型GLM- Experimental。
該模型目前并不在智譜的獨立模型之中,據智譜前產品經理透露,該模型核心做展示代碼用,可能會上線和Gemma類似的功能,但還在早期,模型穩定性不太好。
據「市值水晶」體驗,相比智譜之前的模型,搭載GLM-Experimental的Z.ai主要在PPT制作方面做了升級。
用戶只需輸入簡單的提示詞,它便可以直接生成PPT,并在生成過程中展示代碼。制作結束后,可以在查看PPT成品和查看代碼之間隨意切換,還會展示PPT的核心提綱。
相比之下,Kimi會在生成PPT之前為用戶列好提綱,再讓用戶自行選擇PPT模板,最后進行統一排版。二者操作順序不同。但如果僅向GLM-Experimental提供一個簡單的提示詞,在PPT排版設計上略顯乏力,相比之下,kimi讓用戶自行選擇PPT模板,在排版設計方面的可控性更強。
輸入更為詳細的提示詞后,PPT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表現在內容方向更加具體,排版設計整體提升,有具體數據支撐,增加說服力。
以上兩種情況均沒有添加額外附件,該模型可以僅根據需求生成PPT。目前,該模型在使用中最多添加5個附件,每個附件不能超過5M;而Kimi最多可添加50個附件,每個不超過100M,并支持多種文件格式。
如果上傳附件,最佳方案也是配合相關文字說明,才能生成較為完整的PPT。
整體來說,該模型目前還正在試用當中,在PPT制作方面的確存在出彩的部分,但在提綱提取,排版制作,整體設計方面還需進一步優化。
智譜專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推出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音視頻模型等多類模型,而高頻推出技術模型的背后是高額的資金投入。
02 智譜的平衡點
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模型企業備受資本市場追捧。Kimi所屬公司月之暗面2024年估值達到200億元;貼有“清華”標簽的智譜2024年D輪融資30億元,估值達到260億元。其他大模型公司如百川智能、零一萬物等同樣博得資本市場青睞。但自從deepseek橫空出世,給“燒錢=技術增長”打上問號,資本投資的狂熱退卻,對于各個大模型公司來說,融資變得艱難起來。
然而,在此背景下,智譜2025年仍然融資10億元,由浦東創投集團和張江集團聯合投資。那么,持續獲得投資的智譜又為何著急上市?
智譜CEO張鵬在采訪中提到,智譜主要做通用基座模型,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在模型預訓練方面耗費巨大。
業內人士告訴「市值水晶」,一個模型版本的開發時間一般是3-6個月,不同模型之間的迭代速度很快。
2024 年智譜首次在年報中單獨列示“研發支出 9.08 億元”,并明確用于基座模型迭代、垂類大模型及知識圖譜并購。
2025年起,智譜將全年定義為“開源年”,上半年已獲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追加2億元,Z基金再投3億元,全部計入研發及生態補貼。
對于高研發強度的智譜來說,不是“我需要多少錢”,而是“你有多少錢”。就像用完全的“拿來主義”填補一個科研“無底洞”,一筆筆融資,不過是杯水車薪。
相關數據顯示,智譜2024收入約為2億元,而虧損卻達20億元。
除了持續燒錢的技術研發,智譜的商業化變現也不足以反哺企業。
作為“清華系”的智譜曾被某國資投資方認為是最有確定性的標的,在資本市場被給予厚望。同期還有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萬物、階躍星辰,它們與智譜并稱為“AI六小龍”。然而,Deepseek的上市卻打破了這一局面。
新技術公司早期面向的是藍海市場,競爭對手較少,有一家獨大的可能,而到了中期慢慢進入紅海,市場體量變大但競爭變多,由此被貼上“市場認為變現能力弱”的標簽。
技術壁壘逐漸被突破,市場競爭加劇,對于AI公司而言,商業化變現困難似乎是必然趨勢。
而對于智譜“變現能力弱”,相關行業人士提出了另一個觀點:“智譜變現能力下降,是一個對比后的結果。與大廠相比,智譜的確變現能力不足,但與Deepseek、Kimi相比,變現能力強了幾倍。”
相比于通義、火山引擎這類大廠,智譜在商業化變現方面顯露劣勢。大廠有足夠豐富的基礎建設,加上大面積的營銷推廣和售前人才,擁有成熟的公司組織結構;反觀智譜,智譜是技術創業公司出身,沒有較為成熟的體系,產品化進展緩慢,內部銷售、售前缺乏標準,沒有前期積累,導致在商業化方面稍顯弱勢。
有相同情況的還有月之暗面。2024年,月之暗面做了API和企業交付,但之后被迫放棄,原因在于公司沒有組織形態和商業化交付能力。
智譜CEO張鵬曾在訪談中提到:“不管智譜融了多少錢,拿了多少收益,其實都是通往AGI道路上的盤纏。”毫無疑問,智譜需要錢,而上市,可以融到更多的錢。
一邊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理想,一邊是現實情況的壓力,如何找到技術研發、商業化變現和資金控制之間的平衡點,才是上市前后的支撐點。否則,面對上市之后更多資金的流入也不過是黃粱一夢。
03 結語
AI市場目前正存在分化趨勢,不再是“一個大賽道、一把尺子”,而是“多條岔路、多套規則”。
C端方面,用戶不再只是以“嘗新鮮”為主要目的,而是分化出了一批愿意付費和訂閱的群體,這一群體多以高學歷、新一線、男性為主;產品形態上,有通用助手類,如豆包、kimi等,還有垂直場景下的產品,如AI視頻、AI編程等。
除此之外,AI還可以配合音箱,眼鏡等硬件,不同的AI產品有不同的產品打法,市場上不再只遵循一項規則;商業模式層面,“免費+訂閱”是主流變現方式,廣告/會員混合模式逐漸被驗證。
B端方面,To B市場中的技術層(LLM+infra)和To B商業化交付(agent平臺、一體機、軟件工具Vertical agent、定制化agent)也在分化。
智譜除了要找到資金,技術的平衡點之外,還要在逐漸分化的市場中精確自身定位,建立自身優勢,尋找商業化最優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