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深入剖析以伊沖突的來龍去脈,洞悉中東局勢背后的復雜博弈與全球影響。
節目中有觀眾提問,中國近期推動沙特與伊朗和解,已充分證明勸談促和具備實際操作價值,但當前中東局勢日趨動蕩,美國持續加大軍事干涉力度,部分國家甚至發生政權更迭。在此背景下,中國如何維系大國角色、維護地區現有和平穩定?
對此,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表示,中國在這一進程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這背后體現的是中國的硬實力,但中國始終保持克制,從不越界。他提及,普京曾明確表示“俄羅斯并非充當調停者,僅提供建議”,相較于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的調停工作,提供建議是更審慎的選擇。
“中國對自身的優勢與局限有著清醒認知,始終堅持盡力而為,這一點世界有目共睹。”張維為強調,調解與調停等軟實力的發揮,離不開硬實力的支撐,且這一邏輯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這種認同會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影響力,但中國絕不會涉足超出自身能力范圍的事務。
編輯: 周雯飛
責編: 張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