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杰:不斷實現黨的自我凈化和自我革新
學習黨史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振聾發聵的判斷和警示,從歷史、時代和大局的高度,深刻闡明了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作風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就令我們欣慰,經驗深化我們的思考。
思考之一: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和生命力的直接表現
黨的作風,是黨在思維和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和風格特點。就其內容而言,有學風、文風、會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
黨的形象,是黨基于自身性質而實施的所有行為,通過向外部展示和傳輸某種信息,然后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關于黨的面貌的認知結果和價值判斷。黨的形象的形成,取決于主體、客體和中介三個最主要的環節,根本上是由中國共產黨這個主體自己形成和決定的。
黨的作風,展示了黨的可感可知的外部形象,但本質上,是黨的性質、根本宗旨、價值取向、組織狀況和全部行為的體現和反映。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么樣的黨,黨的先進性和生命力如何,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如何,都能從黨的作風上表現出來。
正因為如此,作風成為黨的性質和狀態的晴雨表、溫度計。黨的作風不僅關系黨的形象,而且關系黨的生命。好的作風表明,黨正處于充滿活力、蓬勃向上的狀態;壞的作風表明,黨的肌體已經出現了某種病癥和毒瘤,急需醫治。
思考之二:始終從生死存亡的高度,認識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發展,始終與作風建設聯系在一起。“生死存亡”四個字,時時警示我們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敦促我們堅定不移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事實反復證明,黨風建設是一種生死存亡的博弈。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作風建設有一定的主題和特點,但每一時期的作風建設,都關系黨的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作風正,人民擁護;作風不正,人民不滿。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黨的執政基礎就會垮塌。有效地解決作風問題,黨就充滿生機活力;反之,就很有可能遇到挫折,陷入危險的境地。
中國共產黨在時時敲響的警鐘聲中,保持高度的警惕,始終不懈地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不斷實現黨的自我凈化和自我革新,因而在一個個重要歷史關頭,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掌握了發展前進的主動權,保證了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逐步實現。
思考之三:黨的作風建設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過程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萬事萬物都處在運動發展的無限過程之中。所以,無論黨的事業,還是黨的建設,都是一個漸次推進、不斷深入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成績,是在路上;不足,也是在路上。過去在路上,現在在路上,將來仍然在路上。
在路上,就要不斷前進;在路上,就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要有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的韌勁。無論在路上的哪個節點,都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思考之四:以兩個歷史性答案回答歷史性“天問”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道路上,提出了一系列“天問”般的問題。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就是最大的“天問”之一。
面對這個“天問”,毛澤東同志給出了第一個答案,這就是“民主新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經過百余年奮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領導我們黨又給出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黨的二十大要求,“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強調“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
日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注定了新的趕考之路充滿風險和挑戰。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依然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嚴峻考驗。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中國共產黨,只有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馳而不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才能不斷實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思考之五:黨既要高度“凈化”,也要活力四射
社會的發展,既需要秩序、平衡,更需要動力、活力。改革開放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解決過去缺乏活力的問題,通過體制的調整和變革,激發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搞“活”了。
但“活”了后,也很容易出現一些亂象。黨的作風上的很多問題,就是這種亂象的反映和表現。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經過不懈努力,黨風、政風、民風和社會風氣都得到了顯著凈化。
治病,不是為了把人治死,而是為了把人治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讓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氣沉沉、無所作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所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既要堅決凈化黨風,又要保證黨是一個活力四射的黨,從而激發社會活力,使中國社會不僅是一個穩定有序的社會,更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社會。
總之,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歷史證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是一個不斷實現自我凈化、贏得歷史主動的過程。這樣的過程過去在進行、現在在進行、將來仍然要進行。黨要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怪圈,就必須在長鳴的警鐘聲中保持歷史的清醒,堅持不懈抓好黨的作風建設,確保黨在任何復雜條件下都能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 李忠杰:長安街讀書會成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
注: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責編:邱詩懿;初審:李雨凡、許雪靖;復審:韓培濤、程子茜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余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余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臺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并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新華網、央視頻、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以及經報送遴選評薦《求是》《中國紀檢監察》《黨建研究》《中國黨政干部論壇》《黨委中心組學習》《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人民司法》《中國財政》《中國民政》《中國出版》《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百年潮》《中國編輯》《中國發展觀察》《中國科技論壇》《中國高校社會科學》《外交評論》《新型工業化》《環境保護》《國資報告》等百余本中央級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選長安街讀書會干部學習核心來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長安街讀書會主編的《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學思平治——名家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理論讀物,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累計固定讀者百余萬,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準,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復:【申請入會】【學思平治】【“十五五”規劃】【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干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