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特朗普突然對外宣布,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并將對所有購買俄石油的國家施加所謂的“次級關稅”。此時,距離他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面僅過去數小時。就在同一時間,超過1200萬枚朝鮮炮彈已秘密抵達俄羅斯前線,朝軍3萬人也已完成部署。
這項“禁令”中,有一條直指中國——不得從俄羅斯進口任何形式的石油與能源,否則將面臨高達500%的報復性關稅。特朗普此舉,究竟意欲何為?而中國,真的會因此讓步嗎?
不到72小時之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剛剛結束對朝鮮的訪問,便馬不停蹄抵達北京。從金正恩在元山港親自送別的畫面來看,這次訪問的成果顯然超出預期。朝鮮不僅將152毫米口徑的炮彈堆滿了整整2.8萬個集裝箱,還向俄方承諾,未來將繼續提供彈道導彈與前線兵力支援。
拉夫羅夫此行的真實目的,并不只是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議,更重要的是,向中方“交底”。因為他非常清楚,俄羅斯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離不開中國的理解與支持。
從俄軍在蘇梅州的戰場表現來看,朝鮮彈藥的支援效果立竿見影。僅在蘇梅方向,俄軍就以“鈍刀割肉”的戰術,悄然逼近州首府,僅剩2公里之遙。烏軍雖然試圖反攻,卻不得不從白俄羅斯邊境抽調兵力,以致防線變得單薄,局勢岌岌可危。
烏軍選擇在金德拉蒂夫卡展開激烈反攻,試圖切斷俄軍后勤線,但此舉卻暴露了更大的弱點。后方補給線一旦被截斷,俄軍將面臨孤立,但澤連斯基此舉,也讓烏軍在其他戰線變得被動。俄軍則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發動鉗形攻勢,突入羅丁斯科耶市,全面壓制烏軍補給通道。
在第聶伯羅方向,俄軍兩路夾擊,將烏軍壓入倒三角區域,火力之密集、節奏之迅速,令人震驚。可以說,朝鮮提供的千萬級彈藥,已成為俄軍反攻的關鍵力量。
正是在這種局勢下,特朗普卻開始突然“變臉”。他不僅威脅對俄羅斯油氣出口實施“全球禁運”,還意圖用關稅手段,倒逼中國和印度“就范”。中國2024年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超過10847萬噸,占總進口量近19%。顯然,特朗普的“次級關稅”目標不僅是俄羅斯,更是直指中國。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自己也承認,美俄之間本就沒有實質性貿易往來,加征關稅意義不大。那他為何還如此大張旗鼓?真正的意圖,正是通過次級制裁,打擊中國與俄羅斯之間最穩固的能源紐帶。
可惜的是,他這一步棋下得太晚,也下得太淺。中國早已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布局,早已不再依賴單一來源。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中國官方立場明確:“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
更重要的是,中國并未在俄烏沖突中扮演任何偏袒角色。王毅外長在與拉夫羅夫的會談中清晰表態:中俄關系是當前世界最穩定、最成熟、最具戰略價值的大國關系。這番話,在當前西方頻繁施壓背景下,尤顯分量。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很響,他一邊向北約“示好”,稱要動員北約國家提供最先進的“愛國者”導彈系統,一邊又想借助對俄羅斯的極限施壓挽回在歐洲的影響力。他甚至暗示,如果50天內俄烏無法達成和平協議,將對俄實施更加嚴厲的措施。
與此同時,德國也沒有閑著。德國防長公開表態,如果俄羅斯攻擊北約成員國,德國將準備“直接打擊俄軍”。雖然烏克蘭并非北約成員,但這番話顯然是在為援烏國家“撐腰”。
英國、法國也不甘示弱,聯合宣布將派遣5萬人的部隊進入烏克蘭,直接支援前線。至此,俄烏戰場已不再是“代理人戰爭”,而是西方集體下場的實戰演習。
這一切,普京不是沒看到。他也不是沒準備。除了朝鮮的援助,俄方還在國內全面動員。征兵令發出后,俄羅斯向全球招募外籍士兵,只要報名參軍,即可獲得國籍。
同時,朝鮮也在進行反制。面對美日韓的空中演習,朝方直接試射三枚高超音速導彈。導彈飛越禁飛區,精準落入駐日美軍基地附近海域。這一舉動,不僅是對美韓的警告,更讓東北亞局勢驟然緊張。
拉夫羅夫在朝鮮的談判成果令人矚目。朝方明確表示“愿無條件支持俄方從根源上解決烏克蘭問題”,并稱“俄羅斯有事,就是朝鮮有事”。如此表態,意味著朝俄已從武器交易升級為準軍事同盟。
這正是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局面。他本意是通過孤立俄羅斯,破壞其外部援助網絡,結果卻意外促成了俄朝“抱團取暖”,甚至倒逼中俄關系進一步深化。
普京非常清楚,戰爭不僅是槍炮的較量,也是外交與輿論的博弈。他派拉夫羅夫來華,就是要讓中國明白,俄羅斯已經被西方“逼到墻角”,而中國的立場,將在未來局勢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國,也用行動表明了態度——中俄關系,不受外部干擾;中國立場,始終堅持和平談判、政治解決。
特朗普的“重大聲明”在7月14日正式發布,內容涉及關稅、禁運、軍援三大方面。他要求北約國家將美制武器快速送往烏克蘭前線,強調要在幾周內完成部署,其中包括“愛國者”系統、遠程導彈和各類常規火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還計劃向烏克蘭提供“可打擊莫斯科的遠程導彈”,并考慮通過北約中轉,以規避直接責任。一旦成真,俄羅斯極有可能將報復升級,不排除突破常規戰線。
克里姆林宮已多次警告:若國家生存受到威脅,將不排除動用核武器。特朗普的行為,無異于在俄方紅線上反復試探。這場危機,隨時都有可能演變為失控的災難。
在這一關鍵時刻,澤連斯基竟然對中國出手。他宣布制裁5家中企,理由是“協助俄羅斯軍工”。這一舉動,被外界普遍解讀為試圖“逼中調停”,希望中國出面阻止俄羅斯發動全面攻勢。
事實是,烏克蘭已經失去了獨立決策權。無論是?;疬€是繼續戰斗,主動權都不在基輔,而在白宮。澤連斯基看似總統,實則是棋子。
西方繼續軍援,俄軍加強總攻,烏克蘭只能在“談判”與“全面潰敗”之間做選擇?,F實已不容樂觀,而特朗普的“禁令”更像是火上澆油。
俄烏沖突進入臨界點,美國的極限施壓,不僅無法逼停戰火,反而可能引爆更大危機。中國的立場始終堅定,維護和平、反對霸凌,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面對威脅,中國不會退縮,更不會被綁上西方戰車。
信息來源:
[1]俄副外長:俄烏將繼續直接談判,日期未定 觀察者網
[2]特朗普:美國將對烏克蘭輸送更多武器 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