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伴隨著輕微的嗡鳴聲,兩架無人機分別從靈鄉鎮政府和毛鋪村村委會起飛,朝著毛鋪村、賀鋪村、坳頭村等各個水域上空飛去,執行全域防溺水巡查任務。自進入夏季以來,這些無人機化身“云端衛士”,用科技的力量為夏季水域安全保駕護航。
SOCIAL PRACTICE
無人機拍攝的坳頭村梅紅水庫
靈鄉鎮水域資源豐富,轄區內有水庫17座、河流12條、山塘29口、門口塘249口。為實現更高效、安全的全域防溺水巡查和監管,該鎮投入使用4架巡查無人機和2架載重無人機,其中,部分巡查無人機具備“喊話”功能,能在巡查時通過擴音器向水域附近人群發出警示;另外,2架載重無人機可載重100公斤,自帶救生圈,在緊急情況下可實施空中投送救生圈并直接拖拽落水者進行救援。
載重無人機自帶救生圈
高效的巡查機制是防溺水的關鍵。巡查時,無人機拍攝的高清畫面會實時傳輸到監控平臺,并進行自動預警。此次投入使用的無人機配備可見光攝像頭和高清紅外攝像頭,具有覆蓋廣、無死角的優勢,能快速巡查地形復雜區域,有效彌補人工巡邏盲區。
自動預警提示
坳頭村“兩委”委員胡濤感慨道:“以往靠步行巡查,一圈下來要兩三個小時,有些偏僻水域還容易遺漏。現在無人機一飛,十幾分鐘就能把全村水域看遍,發現有人在危險水域逗留,能通過無人機喊話及時勸阻。”
監控平臺
陳貴鎮同樣引入無人機技術,精心編織“地空一體”立體防護網。地面部署的應急摩托艇、沖鋒舟時刻待命,與空中無人機形成高效聯動。無人機配備的紅外熱成像、AI智能識別與實時喊話系統,如同敏銳的“神經末梢”,一旦監測到危險信號,即刻將信息上傳至指揮中心,并通過實時對講系統直聯相關村(社區)值班室,實現“空天預警-地面聯動”的秒級響應,為快速精準救援搶占黃金時間。
來源:市融媒體中心
主編 / 馮國棟 責編 / 肖姿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