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青海訊(記者 保積來)七月的晨曦微露,西寧火車站站臺已然鋪滿了柔和的光暈。在靜謐卻又蓄勢待發的氛圍中,一列承載著特殊使命的專列靜靜守候。590余名來自青海省直機關、海北州與黃南州的老干部們,他們斑駁的發絲在晨光里閃爍著智慧的光澤,眼中盛滿對旅程的期待。這一天,7月16日,由青海省委老干部局精心策劃,海北、黃南兩州老干部局并肩同行,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委深情接引的“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研學專列,從這里鳴笛啟程,駛向那片令人心馳神往的夢幻海北、金色門源——一場身臨其境的生態探索之旅正式拉開帷幕。
發車儀式上,海北州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司吉昇的致辭,仿若展開了一幅恢弘的壯美圖卷:“從中國原子城那驚雷回響的英雄故地,到祁連山國家公園萬物繁盛的蔥蘢秘境;從青海湖蕩漾開的不息碧波,到門源大地鋪陳的百里金色花浪……”他深情地述說著海北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的擔當,以“國之大者”的胸懷,守護著黃河上游這條生命血脈,承續著那為國鑄盾的信念之燈。此行的意義,正是為這一代閱歷豐富、心系家園的探訪者們,搭建一個零距離感受高原生態脈動、見證綠色海北蓬勃畫卷的珍貴平臺。
青海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長郜建新在講話中強調,此行既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次行走課堂上的致敬與實踐,亦是一次叩問心靈的思政洗禮。她希望各位老同志在綠水青山與如歌畫卷之間,深刻體味理論的磅礴偉力和生態的點滴蛻變,更熱情呼喚老同志們投身“銀耀江河美”、“我為家鄉代言”的動人篇章,以行動延續赤忱。語重心長之后,副局長蘇毅鄭重地將代表信念與力量的旗幟授予研學隊伍,伴隨著一聲洪亮的“出發!”號令,車輪轉動,駛向金色門源。
當日,研學的步履踏上門源的土地。銀發身影分成兩路,深入秘境探索。在仙米國家森林公園的聚陽溝生態研學點,蔥郁的林間步道如碧玉長廊,引領老同志們步入流淌的山水畫廊。耳畔是林間清風的低語,眼前是層林疊翠的盛宴。工作人員細致解說:生態管護員忠誠的守護、退耕還林還草染綠的山川,終使此方沃土森林覆蓋率提升至令人驚嘆的87.9%,高原的生靈在此安家繁衍,種群日益蓬勃。老同志們專注聆聽,駐足凝視,用鏡頭捕捉下林麝的警覺或飛鳥掠過林梢的瞬間——那是生態無聲的饋贈與靈動的詩行。美妙的音樂聲中,身著民族服飾的工作人員熱情邀請老同志共同跳起鍋莊舞。這一民族地區的獨特舞蹈形式瞬間點燃了大家的激情。老同志們翩然起舞,歡快的舞步與四周清新秀麗的環境交相輝映,熱情洋溢!
芬芳浴研學點,則是金黃與青綠交織的天地宏章。千畝油菜花海以浩瀚的金色波濤,擁抱著廣袤的草原,與遠方的皚皚雪峰遙遙相望,構筑出天地間最震撼的調色盤。這里,是門源文旅交融譜就的交響樂章,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明媚的寫照。老同志們沿著蜿蜒的木棧道穿行于金色的波濤之中,衣襟沾染花香。景區負責人的介紹聲聲入耳,講述著如何讓好生態變成好光景的“生態+旅游”的蝶變故事,每一處規劃都閃耀著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智慧光芒。
研學途中,門源優品展臺同樣吸引了諸多探詢的目光。藏毯、回族刺繡、牦牛肉干、高原蜂蜜……琳瑯滿目的特色產品,靜靜述說著門源的故事——一個從田間地頭起步,經過精工巧匠的雙手,在品牌賦能下走向廣闊天地的故事。“生態的根莖生長出富庶的果實,既留住了鄉土的純粹美麗,也點亮了鄉親們幸福的笑臉。這真是‘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最動人的注腳?。 币晃黄穱L完門源蜂蜜的老同志動情地贊嘆,話語中滿是欣慰與期許。
朝霞出發,踏星而歸。歸途之中,車廂里的思緒仍在激蕩。圍繞生態保護與文旅發展的平衡之道,生態補償機制的潤澤之策……這些關乎青海永續發展的命題,在老同志們睿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步履雖已踏上歸程,但共識已然凝聚于心:此次門源之行,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他們將以此為圓心,繼續釋放“銀發”的光與熱,把祁連山生態守護的壯美畫卷、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前行足音,傳播到更遠的地方。這份在青山綠水間沉淀的責任與深情,將化作推進青海生態文明新高地建設的涓涓細流,持續流淌,生生不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