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生動實踐和原創性成果。2015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福建作為首批13個試點省份開展檢察公益訴訟,至今已走過10個年頭。
2025年7月15日,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福建實踐十周年座談會在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召開。座談會通報了福建省檢察公益訴訟十年情況,展示了豐富的工作成果。立法、執法、司法部門代表、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回望十年探索歷程,共謀高質量發展新篇。正如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副廳長熊正所言,“福建公益訴訟展現了敢為人先的精神面貌,呈現出為大局服務的鮮明特征,彰顯了為人民司法的工作宗旨。”
守護八閩煙火處:
民生溫度里的法治力量
作為首批試點省份,福建檢察公益訴訟十年間深耕民生領域,擦亮“弱有所扶”的法治底色,緊盯百姓食藥安全,守護中華優秀文化,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十年來,總結了一批福建經驗、擦亮了福建品牌、樹立了福建樣本。
十年探索,十年耕耘。福建是文化遺產大省,全省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總量居全國第10位。檢察機關與文物局聚焦革命文物、涉臺文物、“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等具有福建特色的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涌現了福州古厝保護、廈門閩南紅磚大厝保護、龍巖“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保護等一批典型案例。
談起檢察公益訴訟護航文物保護,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表示,十年來,福建文物保護工作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從單一管理向多元共治、從事后補救向源頭治理的轉變。下一步,省文物局將聯合檢察院探索開展更多專項行動,特別是在革命文物、涉臺文物、水下文物等特色重點領域,形成保護合力。
一個社會文明的尺度取決于對待弱者的態度。2024年底,省檢察院、省衛健委、省殘聯共同推動在我省醫院院前醫療急救系統,部署無障礙呼救功能,2025年2月全面推廣至71家急救中心,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急救中心無障礙呼救功能全覆蓋。從方案落地到見效,福建在殘障群體的保護上既有速度又有精度。
省殘聯副理事長廖藝萍在座談會中表示,在保護殘障群體權益的道路上,殘聯深刻意識到“殘聯+檢察”合力的重要性。“過去,殘疾人權益保障不到位是‘硬骨頭’,如今檢察機關與殘聯建立線索雙向移送、專業支持機制,讓權益保障從‘紙面’落到‘地面’。”2021年以來,全省辦理無障礙環境案件603件,切實守護“有愛無礙”。
漫步山海畫廊間:
生態檢察的綠色實踐
福建是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也是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建立之初的4個法定領域之一,該領域案件占到了十年來福建檢察公益訴訟辦案總數近一半。全省檢察機關立足福建區位特點和資源稟賦,以公益訴訟助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十年來,檢察機關攜手法院協同辦案促進質效提升。一起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法檢兩院針對修復方案分別提出完善意見并達成一致,節約生態修復費用34萬余元,該案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參評案件。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姚麗青表示,在檢察公益訴訟領域不斷拓展下,福建法院將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文物保護、未成年人等領域“三審合一”審判工作機制,促推公益訴訟領域中民事賠償、行政履職、刑事追訴依法銜接、高效協同,合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司法效能。
在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魏良棟看來,“檢察藍”的法治護航,助力福建“生態綠”品牌越擦越亮。數據見證生態蝶變。2024年,全省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8.3%,主要流域水質優良比例100%,閩江干流全優,近岸海域優良海水面積比例92.6%。在平潭,生態環境部門與檢察機關聯合出臺銜接機制,被省政府作為自貿區創新成果推廣。
十年來,全省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2377件,賠償金額4.06億元,移送環境犯罪案件901起。魏良棟表示:“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開展公益訴訟,為司法機關提供生態環境專業支持,用高質量法治護航高水平保護,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除此之外,福建檢察機關構建“河長+檢察長”三級協作平臺,建立閩贛粵三省五縣生態保護區域協作機制,形成“1+1>N”的跨域治理效應。省水利廳副廳長張麒蟄表示:“檢察公益訴訟從源頭上減少了違法行為的發生,我們的水更清了。”2022年以來,水利部門向檢察機關移送公益訴訟線索740條,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執法線索共享。檢察業務專家為各級水利部門開展業務培訓540余次,聯合開展“世界水日”法治宣傳,推動生態保護從末端治理轉向源頭防控。
凝聚各方合力:
協同共治新范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十年來,在福建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有力領導下,福建省檢察機關持續服務推進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公益訴訟檢察力量。
十年來,全省檢察機關積極踐行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凝聚各方合力,持續推動構建公益保護大格局。在各部門的協作下,福建檢察公益訴訟實踐富有成效。數據顯示,全省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5532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22350件、民事公益訴訟3182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14883件,回復整改率99.59%,向法院提起訴訟1939件,均獲裁判支持,全省共有32件檢察公益訴訟案例入選最高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和典型案例,12次在全國性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福建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許志鵬介紹,十年櫛風沐雨,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從試點破冰到體系成型,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法治引擎。十年來,福建檢察公益訴訟辦案機制不斷完善——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圓桌會議機制、一體化辦案機制、海洋檢察“五并”立體治理模式并被推廣;探索構建檢察公益訴訟五大辦案體系、“三位一體”生態檢察模式連續兩屆榮獲全省“推進機制活建設新福建”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一等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福建檢察機關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忠實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責,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建經驗”,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譜寫新福建建設新篇章貢獻更多檢察智慧和力量。
作者:鄭恬恬
發布:福建檢察新媒體
責編:賀華鋒 李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