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鷹派們摩拳擦掌等了好幾天,以為特朗普要放大招了。格雷厄姆甚至提前放話:對中印征收500%關稅,讓它們為購買俄油付出代價。
結果7月14日特朗普一開口,所有人都傻眼了——100%對俄關稅?就這?更絕的是所謂的"二級制裁",聽起來很厲害,實際上連具體內容都說不清楚。
難怪普京一臉輕松,這種程度的"制裁",連撓癢癢都算不上。為什么美國鷹派的制裁夢想總是落空?這背后藏著什么不能說的秘密?
作者-彤
制裁大棒變面條,鷹派的500%關稅夢直接破防了
說起這次制裁鬧劇,還得從格雷厄姆這個"太平洋警察"說起。
這位參議員老爺最近可是春風得意,到處放話說特朗普支持他的法案。
按照格雷厄姆的設想,這次要給中國和印度來個狠的——征收500%關稅。聽起來夠嚇人的吧?他的邏輯很簡單:你們買俄油就是在資助普京打仗。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7月14日特朗普終于掀開了底牌,結果所有人都看傻了眼。什么500%關稅?根本沒影子!
特朗普張口就是對俄100%關稅,聽起來挺唬人,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在演戲。俄美之間本來就沒啥貿易,去年全年才80億美元,還不到中美貿易的零頭。
更搞笑的是那個"二級制裁"。白宮解釋說是"針對具體交易及實體",說了跟沒說一樣。這種模糊表態,明擺著就是不想得罪中印。
有記者現場追問特朗普:"如果50天后普京還不停火,您會怎么辦?"結果特朗普直接急眼了,瞪著記者說:"別問我這種問題!"
這一嗓子可把底褲都喊露了。說白了,特朗普根本沒想好下一步怎么辦。威脅完了發現沒招了,只能裝鴕鳥。
特朗普為啥不敢下狠手?看看美國自己的底牌就懂了
說到底,特朗普不是不想狠,是真的狠不起來。美國現在的經濟狀況,用"外強中干"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先看看數據就知道了。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GDP萎縮0.5%,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經濟本來就不景氣,還想著到處開貿易戰?
更要命的是,中國手里有殺手锏——稀土。美國軍工體系和高科技產業,離了中國稀土基本就癱瘓。這要是中國一斷供,美國哭都來不及。
印度也不是好惹的。莫迪這人看著溫和,實際上精得很。美國想拿印度當棋子對付中俄?印度轉頭就去巴西開金磚峰會了。
國內政治也是一團亂麻。五角大樓里的鷹派天天喊著要對華強硬,但財政部和商務部的人算得明白賬——貿易戰打起來,倒霉的還是美國老百姓。
別忘了,特朗普還得考慮選票。通脹一上漲,選民就不答應。2024年拜登政府加征對華關稅后,穆迪分析就警告可能推高核心通脹0.4個百分點。
所以特朗普這次學乖了,雷聲大雨點小,做做樣子就得了。反正鷹派們叫得再兇,真要掏錢的時候還不是得算計算計。
普京淡定有底氣,中俄印這波抱團取暖玩得真溜
普京為啥這么淡定?說白了,人家早就做好了準備。這幾年西方制裁沒少來,俄羅斯的抗壓能力已經練出來了。
最關鍵的是時機選得好。就在特朗普宣布制裁的第二天,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在中國開幕。這時機,簡直就是打臉現場直播。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外長蘇杰生5年來首次訪華。這個信號釋放得夠明確的——印度不打算跟著美國起舞了。
蘇杰生當著眾人的面表態:"中印關系正在穩定發展。"這話聽起來平淡,但懂行的都知道分量有多重。
從數據上看更明白。中國和印度合計消化了俄羅斯68%的石油出口。其中印度一家就占了41%,中國占19%。這個體量,美國拿什么制裁?
更狠的是,這些交易大部分都用本幣結算。中俄貿易的本幣結算比例已經突破90%,直接把美元踢出局了。
俄羅斯自己的韌性也不容小覷。雖然油價下跌導致上半年油氣收入下降16.9%,但非油氣收入增長了12.7%。經濟結構調整得挺成功。
普京這人做事有章法,早就簽署法令允許"不友好國家"投資。這招夠絕的——你制裁我,我還歡迎你來投資,看誰更需要誰。
制裁時代要結束了?美國霸權這次真的遇到硬茬子了
這次制裁鬧劇,其實暴露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美國的霸權工具箱里,除了制裁威脅,還剩下什么?
回頭看看歷史就明白了。冷戰結束后,美國習慣了一家獨大。想制裁誰就制裁誰,想封鎖誰就封鎖誰。但現在風水輪流轉了。
中俄印這三家聯手,體量可不是開玩笑的。GDP加起來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人口占一半。這樣的組合,美國想硬碰硬?
更要命的是,這種合作模式正在擴散。金磚組織在擴容,上合組織在深化,去美元化進程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
最關鍵的是,這些國家提供的不是對抗,而是選擇。你美國不是喜歡威脅制裁嗎?那我們就建個新體系,大家一起玩。
看看現在的趨勢就知道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用本幣結算,越來越多的投資流向新興市場,越來越多的合作繞開美國主導的體系。
特朗普這次的制裁威脅,說白了就是虛張聲勢。50天期限到了之后怎么辦?大概率是悄無聲息地過期,然后找個臺階下。
美國政客們還在做著制裁萬能的春秋大夢,但世界已經悄悄改變了。合作共贏的聲音越來越大,威脅恐嚇的套路越來越不管用。
這可能就是歷史的轉折點。從單極霸權到多極合作,從制裁威脅到合作共贏,國際秩序正在重新洗牌。
結語
特朗普這波操作再次證明,光靠嘴炮和威脅已經搞不定國際政治了,真正的實力比拼還得看誰能拿出實實在在的合作方案。
眼看著中俄印越抱越緊,多極化這趟列車已經開動了,想下車都難。美國的制裁大棒正在變成橡皮筋,彈性十足就是沒威力。
你覺得美國的制裁大棒還能威風多久?小國在這種大國博弈中又該怎么站隊?歡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