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7月15日上午,2025年“人工智能+德育”高級研修班開班儀式在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舉行。本次研修班由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德創行班主任工作室、優芽教育研究院聯合主辦,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協辦,以“135”黨建品牌為引領,聚焦人工智能技術與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新技術應用能力,探索新時代德育創新路徑。
2025年“人工智能+德育”高級研修班在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開班。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李澤平出席儀式并致辭。他強調,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重塑教育生態,德育工作既迎來技術賦能的全新機遇,也面臨理念與實踐革新的挑戰。“將人工智能融入德育工作,不僅能突破傳統德育資源的時空限制、創新互動式教育方式,更能通過數據賦能實現德育的精準化供給與個性化引導,為新時代育人工作注入科技活力。”
據了解,本次研修班匯聚了來自全國多地的49名優秀德育工作者。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學員們將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基礎、德育場景中的智能應用實踐、AI驅動的德育教學設計等核心專題,通過專家授課、案例研討、實操演練等多元形式開展深度學習,著力破解傳統德育工作中的痛點難點。
德育教育培訓基地。
作為主要承辦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在德育領域成果豐碩。學院構建了多層次、多維度的實踐育人體系,以“三融五維”模式為抓手,推動思想教育、文化傳承與實踐育人有機融合。依托貴州省“德創行”班主任工作室平臺,學院開設的首輪“非遺文創與旅游產業化”微專業,已培養出一批兼具跨學科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學生。此外,學院打造的三江堰省級勞動實踐基地、“創新性實踐”省級金課以及楓雅鄉頌藝術館,累計接待師生500余人次,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厚植愛國情懷,實現了德育、美育與勞育的協同增效,為本次研修班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扎實的實踐支撐。
此次研修班的舉辦,既是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深化“135”黨建品牌建設、推動“黨建+教育創新”的重要舉措,也為全國德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共進的平臺,將助力推動人工智能時代德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智慧力量。(圖/文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