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6日,美方初步調查評估消息稱,印度航空失事航班的黑匣子錄音顯示,機長關閉了控制兩臺引擎燃油供應的開關,這可能是導致墜機的直接原因。
該錄音內容為兩名飛行員之間的對話,目前調查重點已從技術故障轉向機組操作失誤。印度航空尚未就此回應,消息尚待官方確認。
《華爾街日報》1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這兩名飛行員之間的通話錄音顯示,當時駕駛波音787夢想客機的副駕駛曾詢問經驗更豐富的機長,為何飛機脫離跑道后會將開關調至“切斷”位置。副駕駛當時對機長此舉“感到驚訝”,隨后“感到恐慌”,而機長似乎“顯得冷靜”。
上周,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公布的一份調查初步報告概述了駕駛艙對話內容,但未明確具體話語對應的飛行員身份。這份報告顯示,一名飛行員質問另一名飛行員為何操作燃油開關,而對方予以否認。據追蹤調查的知情人士、美國飛行員及安全專家分析,初步報告中的細節指向機長關閉開關的可能性。但報告未判定該操作屬于意外還是故意行為。
這些新披露的細節或有助于還原6月12日空難事件的經過,以及兩名飛行員的操作過程。此次事故的兩名飛行員分別是機長蘇米特·薩巴爾瓦爾(Sumeet Sabharwal)和副機長克里夫·昆德(Clive Kunder),他們分別擁有總計15638小時和3403小時的飛行經驗。
據閱讀過印度當局報告的美國飛行員分析,作為當時執飛的操作飛行員,副機長昆德在該階段本應全神貫注操控波音787的操縱桿。而擔任監控職責的機長薩巴爾瓦爾在監督飛行操作時,雙手理應處于空閑狀態。報告顯示,兩個負責控制引擎燃油的開關被連續切換至關閉位置,間隔僅1秒。約10秒后,開關又被重新打開。
熟悉調查進展的人士透露,這些初步細節強化了部分美國官員的觀點——應參照美國本土空難調查程序,由刑事司法部門介入審查。按照美國慣例,當事故調查人員懷疑事件可能涉及刑事犯罪而非單純的安全失誤時,通常會協調聯邦調查局等執法機構參與調查。
印度當局的初步調查報告顯示,燃油控制開關以間隔1秒的連續動作被關閉。曾參與1999年埃及航空990航班空難調查的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前高官本·伯曼指出,這一操作特征暗示存在人為故意行為。
伯曼表示,報告顯示在發動機燃油供給被切斷前,這次本應常規的起飛爬升過程未出現任何異常狀況。“當時沒有任何情況需要機組啟動應急程序或產生緊張情緒,他們只需像往常無數次操作那樣抬升機頭、收起起落架。”伯曼強調道。
印度當局的初步調查報告尚未對事故原因及燃油開關關閉動機作出定論。報告未排除潛在的設計缺陷、機械故障或維護問題,同時披露已邀請航空醫學及心理學專家參與調查。
印度航空首席執行官坎貝爾·威爾遜本周要求全體員工避免對墜機事件妄下結論,強調調查“遠未結束”。該公司發言人表示將持續配合調查工作。針對《華爾街日報》關于飛行員操作的報道,印度民航部及航空事故調查局新聞官指責其存在片面性,拒絕進一步置評。
《華爾街日報》還報道稱,56歲的薩巴爾瓦爾在親友眼中是個溫和謙遜的人。據鄰居和朋友回憶,這位飛行員生前悉心照料患病的父親——其父曾任印度民航部官員,正是他引領薩巴瓦爾走上了航空之路。
薩巴瓦爾于上世紀90年代初進入印度民航部直屬的英迪拉·甘地國立航空學院開啟飛行生涯。這所頂尖航校為印度航空等印度航空公司輸送了大量飛行員。其同窗好友、現印度航空飛行員卡皮爾·科哈爾透露,兩人在航校僅有一年交集,但薩巴瓦爾當時就以出眾的修養令人印象深刻:談吐永遠得體,從不酗酒說臟話,輕柔的說話聲甚至常讓同組成員不得不提醒他提高音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