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6日凌晨,中國男籃在歐洲熱身賽上以84-76戰勝荷蘭,說實話,比分看著還行,比賽過程卻讓人提心吊膽——兩名年輕球員超常發揮,帶點驚喜,可全隊的老毛病也赤裸裸暴露出來,這場球算不上酣暢淋漓,更多是磕磕絆絆地過關,賽后不少球迷也在網上“點贊回懟,有人說年輕人真頂,有人直接擺爛吐槽:“內線再這么瘦,亞洲杯真懸
先說亮點,余嘉豪和王俊杰,一個內線大高個,一個鋒線新秀,這場球算是打出了“超預期,余嘉豪16分10籃板,兼顧蓋帽、助攻和搶斷,2米20的身高讓他在籃下幾乎像座移動城墻,面對荷蘭隊那些“歐洲肌肉男,一點沒怯場;王俊杰更是從世青賽無縫切換到國家隊,首秀就投進兩個三分,還來了一記空切暴扣,13分7板的數據不虛,最重要的是他的拼勁和卡位,基本把鋒線的空檔給補上了,這種球員,亞洲杯真得多給點時間,誰說中國男籃沒新鮮血液
但問題馬上來了,除了余嘉豪和胡金秋,內線幾乎沒人能用,二次進攻籃板被荷蘭撿了不少,歸根結底就是內線太瘦,輪換太短,這場比賽也就倆人扛著,真要遇到澳大利亞這種級別的對抗,后果不敢想,現場看得出來,有好幾個回合,籃下一換防,直接被對方頂飛,籃板球“對噴基本靠搶氣勢,靠眼神防守,亞洲杯要是楊瀚森能回歸,多少能補點高度和厚度,但要是再有人受傷,內線就真成了“裸奔,就現在的這個配置,碰見強隊真的不樂觀
外線表現更是一言難盡,后衛線的進攻組織和抗壓能力被荷蘭“壓著打,趙睿狀態低迷,可能是壓力太大,也可能就是狀態沒找回來,胡明軒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掙扎,廖三寧倒是穩了點,但也說不上多有突破,球隊整體沒有明確的進攻核心,得分點分布太散,誰都能來兩下,但沒人能連著來一串,這種“平均主義,打弱隊還行,遇見高強度對抗,容易被一波流帶走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比賽荷蘭的對抗強度其實已經超出亞洲大多數球隊,甚至有幾個回合動作都到了犯規邊緣,這對中國男籃來說也算是好事,畢竟提前適應高強度,亞洲杯再碰澳大利亞、新西蘭,起碼心理上不會太虛,不過歸根到底,比賽強度上來了,陣容厚度、輪換深度還是短板,尤其是內線,缺一個能護框、能頂人的大個,真就“此情此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說回整體戰術,喬帥的思路沒大問題,重視防守、強調轉換、球權分配也比較合理,但受限于球員狀態和人員配置,很多時候只能見招拆招,沒法打出自己的節奏,細節上,比如籃板保護、擋拆后的輪轉,還是老問題,場上執行力一緊張就掉鏈子,反觀荷蘭那邊,雖然整體技術一般,但靠身體和沖擊力,愣是把比賽咬到最后,說真的,如果不是余嘉豪和王俊杰上半場扛住,結果真不好說
再聊聊球迷心態,這場球之后,網上已經有不少聲音開始“點贊回懟,有的夸新星“真香,有的還在吐槽“內線危機,其實也正常,歐洲熱身賽的意義本來就是查漏補缺,距離亞洲杯還有調整空間,關鍵是教練組能不能對癥下藥,別等到正式比賽才臨時抱佛腳,畢竟籃球場上機會轉瞬即逝,該補的短板還是得補
后面幾場國內熱身賽,委內瑞拉、波黑這兩個對手,強度和風格都不一樣,能不能趁機把陣容磨合好,找回幾個主力的狀態,內線有沒有新變化,球迷都在等著看,別等到了正賽再來個“大變臉,那就真來不及了
說到底,這支中國男籃不是沒亮點,年輕人能打、拼勁也在,但骨架子、經驗值、陣容深度,還都在路上,亞洲杯能走多遠,還是得看周琦、楊瀚森這些主力能否及時歸隊,內線能不能頂住壓力,別讓對手一沖就破防,只有這樣,才有資格和強隊掰掰手腕
最后再問一句,大家看完這場球,覺得中國男籃的內線問題能解決嗎,還是說只能等人歸隊,擺爛拼天賦,這事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點贊回懟,一起聊聊中國男籃的現在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