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調崗后被降級 教體局回應
女教師調崗降薪風波:縣管校聘改革下的權益困境
2025 年 7 月,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女教師韋某某的遭遇引發社會關注。這位入職八年的一線教師,因服從學校工作安排從初中部調至高中任教,卻在一年多后意外發現崗位等級被擅自降低,工資、社保等待遇隨之縮水。事件背后,暴露出基層教育系統在 “縣管校聘” 改革中存在的程序失范與管理漏洞。
女教師調崗后被降級 教體局回應
一、調崗背后的 “隱形降薪”
2017 年 8 月,韋某某通過公開招聘進入鄢陵縣第二高級中學(以下簡稱 “鄢陵二高”),長期在初中部擔任生物教師。2023 年 8 月,學校副校長電話通知其調至高中部任教,韋某某未提出異議。直至 2025 年 1 月,她在工資調整中發現,自己的專業技術等級從十二級被降至十三級,每月工資減少 100 余元。
這一變動的蹊蹺之處在于,2024 年 5 月至 12 月期間,韋某某的工資并未明顯減少,與十二級崗位時基本持平。她質疑學校通過 “其他渠道補足差額” 以掩蓋降崗事實:“如果不是 2025 年 1 月工資突然減少,我可能永遠不會發現這個問題。”
工資明細顯示,從 2025 年 1 月起,韋某某的崗位工資、教護齡津貼、社保繳費基數等均按十三級標準執行。校方解釋稱,因高中部十二級崗位超編,不得不進行降級調整,但未提供任何書面通知或崗位競聘程序記錄。
女教師調崗后被降級 教體局回應
二、校方承諾與教體局處理的 “空頭支票”
面對質疑,鄢陵二高出具書面材料承認未履行告知義務,并承諾按十二級標準補發工資差額,直至韋某某重新晉升至原等級。然而,這一承諾并未兌現。韋某某提供的材料顯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其工資仍按十三級發放,校方未進行任何差額結算。
鄢陵縣教體局于 2025 年 4 月作出處理意見,要求校方盡快恢復韋某某的崗位職級并補發工資。但教體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高中部超編 20 余人,短期內無法騰出十二級崗位。韋老師若想恢復等級,只能返回初中部,但她不愿意。”
這一回應引發新的爭議。韋某某指出,自己在高中部已工作近兩年,教學業績和任職年限均在此期間積累。若返回初中部,不僅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還可能面臨 “教學能力不足” 的輿論壓力。
女教師調崗后被降級 教體局回應
三、混編亂崗:被忽視的制度病灶
事件暴露的深層問題,是鄢陵二高長期存在的混編亂崗現象。盡管初中部與高中部分屬獨立編制,但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導致教師流動隨意化。韋某某入編在高中部,卻長期在初中部任教;部分初中部教師又被抽調至高中部,形成 “編制在初中、工作在高中” 的倒掛局面。
這種混亂直接影響教師的崗位等級評定。根據河南省 “縣管校聘” 政策,教育部門應在核定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資源,但鄢陵二高的實際操作中,崗位調整往往缺乏公開競聘和公示程序。韋某某的降崗決定,正是在未告知本人、未履行民主程序的情況下作出的。
女教師調崗后被降級 教體局回應
四、法律困境與維權路徑
從法律層面看,學校的行為已涉嫌違反《教師法》第七條關于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 的規定,以及第三十九條關于教師申訴權的條款。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2024 年審理的一起類似案件中,法院明確指出:“用人單位單方面調整崗位需具備合理性,且應與勞動者協商一致。”
然而,韋某某的維權之路并不順暢。教體局建議其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訴訟成本和時間成本讓她望而卻步:“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師,耗不起這個精力。”
教育領域專家指出,此類事件折射出基層學校在 “縣管校聘” 改革中的執行偏差。河南省 2022 年出臺的政策明確要求 “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但部分學校將其異化為 “崗位調整的便利工具”,忽視教師權益保障。
五、制度反思:如何避免 “合法權益被合法程序架空”
這起事件暴露出三個層面的制度缺陷:
(一)崗位調整程序的隨意性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崗位等級調整需經過競聘、公示等法定程序。鄢陵二高既未組織競聘,也未書面通知韋某某,嚴重違反程序正義。
(二)混編管理的監管缺失
教體局對學校的編制使用和崗位管理缺乏有效監督,導致 “超編降級” 成為常態。2025 年長春通報的教師違規案例顯示,降崗處分需經嚴格調查程序,但鄢陵二高的降級調整顯然未達到這一標準。
(三)教師申訴渠道的形同虛設
韋某某向教體局申訴后,處理意見僅停留在 “要求校方整改”,缺乏強制執行力。這種 “建議式” 處理無法有效約束學校行為,凸顯申訴機制的疲軟。
結語:在改革陣痛中守住權益底線
韋某某的遭遇并非孤例。隨著 “縣管校聘” 改革深入推進,教師流動常態化與崗位管理精細化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如何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保障教師合法權益,成為亟待破解的治理課題。
鄢陵縣教體局表示將對混編亂崗問題進行全面核查,并完善崗位競聘制度。這一承諾能否兌現,將檢驗基層教育部門的改革決心。對韋某某而言,她期待的不僅是工資差額的補發,更是一個 “程序透明、權責清晰” 的教育生態 —— 在這個生態里,教師的職業尊嚴不再因制度漏洞而受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