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小組賽最后一輪,中國隊對陣新西蘭,這場球說白了沒啥懸念,開場中國隊直接把節奏帶飛了,半場就領先19分,終場哨聲一響,比分定格在85-51,光看數字你就知道這場球有多一邊倒,拿到A組第一,順利晉級半決賽,按理說,這樣的結果算是意料之中,畢竟中國女籃的整體實力、身高、輪換深度和對抗能力都遠遠在新西蘭之上,場上有時候就是這么現實,實力差距大到讓比賽變得沒有多少波瀾,但細節里還是能看出不少門道,比如張子宇的高效表現,比如韓旭和楊舒予的狀態調整,比如全隊整體的攻防效率——這些都值得再翻一翻,聊一聊
開局階段中國隊其實沒怎么發力,更多還是在試探和跑陣容,韓旭首節就用身高優勢連拿分,楊舒予外線手感也很在線,半場數據其實已經分出高下,中國隊42-23,基本上就是提前鎖定勝局的節奏,韓旭12分鐘拿下6分4籃板,效率不低,楊舒予10分鐘就有10分3板3助攻,場面上中國隊控節奏、壓防守,給新西蘭隊的出手機會極其有限,說到底,打這種實力不對等的對手,關鍵還在于你能不能用最經濟的方式把比賽收了,同時還能練兵、調狀態,這場球中國隊做到了
說到練兵,就不得不提張子宇,這才17歲的中鋒,場上10分鐘,6投4中,罰球5中4,砍下12分4板,正負值+15,你可以說她還在適應國際大賽的節奏,可她在內線的存在感和對抗能力,已經給了教練組足夠多的驚喜,幾乎每次她上場,內線的高度和籃下終結都提升了一個檔次,雖說她還不算絕對主力,但這效率、這數據,放在同年齡段球員里絕對是頂流,網友們也都盯著她的發揮,說句實話,未來幾年誰能扛起中國女籃的內線大旗,張子宇絕對在候選名單里
全隊來看,這場的輪換其實挺平均,韓旭、楊舒予、張子宇、楊力維、王思雨、黃思靜、羅欣棫、李緣、張茹、賈賽琪、翟若云、潘臻琦,都有得分進賬,韓旭兩分球6中5,10分5板1助攻,楊舒予三分球3中2,兩分球5中3,12分3板4助,黃思靜三分5中2,8分6板1助2斷1帽,王思雨雖然得分不多但送出7次助攻,怎么說呢,這種全隊開花的局面,不僅是實力碾壓,更是團隊籃球的體現,攻守兩端都沒什么短板,尤其是傳導球和籃板球的爭搶,完全壓制了對手,這一點在亞洲范圍內其實已經很少有隊能做到
場上鏡頭有個細節很值得回味,第三節新西蘭試圖加強對抗,連續幾回合沖擊籃下,但中國隊的防守輪轉和補位幾乎滴水不漏,哪怕有丟分,馬上就能用快攻或二次進攻還回來,這種攻防轉換的效率,放到亞洲杯這個級別,絕對屬于頂配,反觀新西蘭,皮奇、希勒、道爾頓幾乎是靠個人能力硬鑿,團隊進攻基本被中國隊的高壓防守拆得七零八落,皮奇拿8分4板,希勒8分1板2助,道爾頓9分4板4助,除了數據,場面上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說難聽點,這場球新西蘭就是被中國隊按著打,哪怕偶爾有點反撲苗頭,也被一波小高潮直接澆滅
當然,這種大勝也不是沒有隱憂,比如三分球的穩定性,羅欣棫6次三分出手全鐵,賈賽琪三分3中1,整體來說外線火力還不算爆炸,后面遇到更強的對手,這點可能會被針對,另外就是罰球命中率,王思雨6中3、李緣2中1,還是有提升空間,這些細節如果能修正,到了淘汰賽階段,面對日本、澳大利亞這種硬茬,會更有底氣
問題來了,中國隊現在晉級半決賽,后面還能走多遠,大家都很關心,其實橫向對比,亞洲杯能跟中國隊掰手腕的就那么幾個,最大對手無非就是日本和澳大利亞,尤其是日本,傳控和外線準度一直是中國隊的心病,過去幾年交手沒少被三分線外爆錘,今年陣容整體更年輕,跑動和壓迫感不減,澳大利亞則有身體和對抗優勢,但整體戰術素養和技術細膩度略遜一籌,所以半決賽之后才是真正的考驗,這場大勝更多是熱身和練兵,真正的難題還在后頭
說到底,中國隊現在的優勢很明顯,身高、輪換、經驗都有,教練組用人思路也很清楚,既要保證主力的狀態,也要讓新人適應大場面,張子宇、賈賽琪這些新面孔的成長速度很快,給了球隊更多可能性,但要想最終登頂,細節不能丟,尤其是外線把握機會和關鍵時刻的應變能力,這兩年中國女籃一直在進步,可每逢大賽,細節決定成敗,這話一點都不假
說了這么多,大勝新西蘭不是終點,也不是高潮,只是中國隊向終極目標邁進的一步,球迷們當然可以放心點贊,但也別忘了,真正的較量還在后面,半決賽見,看看這支中國女籃能不能把優勢轉化為勝勢,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