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布的一份官方文件,瞬間激起了中國的強烈反應!
2025年7月初期,日本內閣正式公布最新年度《防衛白皮書》,其中內容不僅毫無底線地貶低中國,甚至肆無忌憚地將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之最大戰略威脅”。
更令中國難以容忍的是,這份白皮書中竟然公然對臺灣事務妄加評論,試圖干涉中國主權事務。
面對日本如此明目張膽的挑釁行為,中國政府罕見地展現出強硬姿態,國防部發言人以激烈言辭予以嚴厲駁斥。
值得深思的是,日本為何近期態度愈發激進?又有哪些外部力量在背后推波助瀾?
目前,甚至有國內專家提出建議:邀請日本首相石破茂親臨天安門廣場觀摩中國閱兵儀式,此舉意在傳達何種信息?
中方表達嚴正立場
國防部門的回應雖言簡意賅,卻極具分量。
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蔣斌毫不避諱地指出,日本最新發布的《防衛白皮書》存在“虛構事實”的問題,指責其無端指控中國“單方面改變地區現狀”,并對中國的內政事務橫加干涉。
蔣斌的發言并非一般外交辭令,而是直接針對日本行為進行的嚴厲批評。
在中國官方語言體系中,“強烈不滿、堅決反對”這類措辭通常意味著事態已極為嚴重,可能引發深遠后果。
實際上,這并非日本首次在“安全議題”上大做文章。
長期以來,日本不斷渲染所謂“周邊安全惡化”的論調,一會兒將中俄作為話題焦點,一會兒又炒作臺海局勢。
而2025年這份《防衛白皮書》,堪稱是挑釁行為的升級版本。
不僅繼續將中國視為“最大威脅”,還聲稱中國強化導彈與核武建設對日本構成直接安全壓力。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錯誤認知已經滲透進日本的教育體系!
根據長崎電視臺報道,日本防衛省已向全國小學發放所謂“兒童版防衛白皮書”。
在這份專為兒童設計的材料中,中國、俄羅斯、朝鮮等國家被直接標注為“敵對國家”,毫無掩飾地向未成年人灌輸危機意識。
這種將冷戰思維灌輸給下一代的做法,在當今世界極為罕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曾指出,日本此舉實為“為擴軍尋找借口”。
“敵人”必須先被塑造出來,才能為軍費擴張提供合理性,“中國威脅論”自然成了日本大幅增加防衛預算的借口。
事實上,自2023年起,日本已將軍費提升至GDP的2%,明顯走上軍事擴張的老路。
白皮書中提到“美中競爭將日益加劇”,暴露出其戰略導向的深層邏輯——日本企圖借助美國對華打壓趨勢,突破戰后體制限制,邁向軍事強國的關鍵階段。
事實上,日本正在付諸實踐,自衛隊正在秘密積累具備進攻能力的軍事力量。
據當地媒體報道,6月24日,日本陸上自衛隊首次在本土試射射程超過100公里的“88式地對艦導彈”。
此次試射正是為研發更具威力的“12式反艦導彈”升級版提供技術支持,未來日本還計劃開發高超音速滑翔彈,射程或將超過2000公里。
顯然,這類武器并非用于防衛,而是典型的進攻性武器。
更令人擔憂的是,日本強化這些導彈并非出于防御目的,而是為“奪島作戰”和“先發制人”行動做準備。
換句話說,這些武器可能被用于潛在的臺海沖突或南海局勢升級。
一個在二戰中戰敗、軍事受限多年的國家,如今正急于“重塑昔日輝煌”,這種動向本身就極具風險。
專家建議邀請石破茂觀摩閱兵
就在日本近期頻繁采取挑釁動作之際,國內部分專家也公開表達看法。
知名學者高志凱在公開場合表示,在中美博弈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中日關系的復雜程度被進一步放大。
特別是在“特朗普2.0”強勢回歸美國政壇、對日本施壓簽訂不平等協議的背景下,日本在對外戰略上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性。
不過,高志凱隨即提出一個頗具深意的建議:
他提議在今年9月3日中國舉行閱兵時,邀請石破茂到天安門廣場觀禮,讓他明白,日本曾是戰敗國,不應忘記是誰終結了其侵略戰爭。
這個建議頗具象征意義,既是戰略姿態,也是政治表態。
中國閱兵不僅是軍力展示,更是向外界傳遞信號。
如果石破茂真的親臨現場,目睹中國軍隊整齊列陣、裝備精良,是否能讓他對“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這類危險言論有所警醒?
當前,日本處境并不樂觀,一方面面臨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持續施壓,另一方面在中美博弈中又陷入兩難選擇。
站在哪一邊對日本來說都是難題:依附美國可能成為犧牲品,靠近中國則需面對沉重歷史包袱。
眼下,日本不僅在軍事上加速擴張,還試圖以臺灣為支點制造中日之間的地緣摩擦。
“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光復是二戰勝利的重要成果之一。
其實高志凱提出邀請石破茂出席9·3閱兵的建議并非毫無依據。
中方此舉不僅是姿態展示,更是一次深刻提醒——提醒日本政府認清中日之間軍事實力差距、提醒其切勿重蹈侵略中國的覆轍!
事實上,中日之間表面上是地緣爭端,實則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美國的印太戰略正推動日本對抗中國;日本則借配合美國之名,尋求突破戰后“和平憲法”的限制。
不得不說,對于這個鄰國,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歷史經驗表明,日本是一個熱衷“國運豪賭”的國家。
一旦其實力有所增強,第一反應往往是對外擴張,歷史上如此,未來也難保不會重演!
結語
無論如何,今日中國早已不是1949年之前的中國,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水平,都遠超以往。
在80年前,中國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未來,任何日本的侵略圖謀,都將注定以失敗收場!
參考:
觀察者網:高志凱:九三閱兵不但要請特朗普,最好把日本首相也叫上 2025-07-14福建日報:日本首次本土“長射程”導彈發射訓練,顯露野心 2025-06-25北京日報:日本政府分發“兒童版防衛白皮書”,內容被指“敵視中俄” 2025-07-16環球網:日本新《防衛白皮書》草案仍拿中國說事,專家:本質是為增加防衛預算找借口 2025-05-12紅星新聞:國防部: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5-07-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