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河南省平頂山市聯合調查組就“魯山縣花費715萬元修建牛郎織女雕塑”一事再次發布情況通報:2023年8月,魯山縣牛郎織女愛情主題雕塑在七夕節揭幕亮相,這本是一件展現當地文化特色的事,卻因造價高達715萬元,且造型被指“又丑又貴”,迅速引發公眾質疑。要知道,魯山縣2020年才退出貧困縣序列,在這樣的背景下耗費巨資建造雕像,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事件曝光后,調查迅速展開。2023年8月29日,負有直接責任的魯山縣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黨某亮被免職;住建局具體負責項目招投標的分管副職李某被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后被開除黨籍、公職,還因涉嫌犯罪被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
此次通報還顯示,涉嫌圍標串標的睿澤藝術(深圳)有限公司被依法處理,被判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馬某雯,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實際控制人馬某亮,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工作人員何某生,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三人分別被處罰金人民幣2-3萬元。
經調查,該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先建后招、圍標串標、價格虛高問題。經聘請第三方工程咨詢公司重新核算,核定結算造價為2071949.29元,并據此結算。從715萬元到207萬元,巨大的價格差令人咋舌,也凸顯了該項目在決策、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
事實上,魯山縣的這一事件并非個例。此前,陜西省韓城市總投資1.9億元的“鯉魚躍龍門”景觀,在建成后被指與當地實際需求不符,造成了資源浪費。甘肅省榆中縣投資6200萬元建設秦漢仿古城門、大型雕塑和遠離居民區的景觀廣場,同樣引發爭議。這些地方不顧自身經濟實力,耗費大量資金打造所謂的“形象工程”,不僅沒有給當地帶來實際效益,反而加重了財政負擔。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部分地方在項目決策過程中,缺乏科學規劃和民主決策。一些官員為了追求政績,盲目上馬大型項目,而忽視了項目的實用性和對當地民生的影響。同時,監管的缺失也使得這些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違規操作、利益輸送等問題。
地方政府在進行項目建設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眾需求,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同時,要加強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完善監管機制,杜絕類似“形象工程”的再次出現,確保每一筆財政資金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