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第三屆“清華國際青年對話”主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活動以“點亮未至之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名青年代表參與。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全國青聯副秘書長董霞出席主論壇并致辭。聯合國青年事務助理秘書長費利佩·保利埃、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線上致辭。
出席主論壇的還有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陳大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張學仁,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白本鋒,全國青聯國際部執行部長周際,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發展規劃處處長李婷婷等。主論壇由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廖瑩主持。
活動現場
李路明表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青年在全球發展中的作用愈發關鍵。清華大學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深入實施全球戰略,致力于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創新人才。希望各國青年代表們主動擁抱智能時代,積極推動不同文明在互學互鑒中兼收并蓄、交相輝映,共同書寫美美與共、相知相親的燦爛篇章。
董霞表示,在這樣一個呼喚以對話取代對抗、以交流超越隔閡的時代,各國青年攜手推動文明創新、發展和互鑒,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們做數字時代和人工智能的開拓者、做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倡導者、做人文交流和文化交融的踐行者。
費利佩·保利埃表示,當前世界處于快速變革的關鍵時期,希望青年代表們深入傾聽、勇敢發聲、慷慨合作,共同為創造更和平、公正、可持續的世界而努力。
常啟德表示,青年在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議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將由青年塑造,要依靠青年們跨越文化、學科和世代的連接能力。
與會青年代表
常啟德認為,青年在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議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將由青年塑造。這不僅是依靠創新本身,而是依靠青年們跨越文化、學科和世代的連接能力,這種連接的精神正是聯合國的核心所在。
青年代表阿茹贊(Aruzhan Mominbayeva)、阿曼(Amancio III Maliwat Melad)、牛立山等結合自身經歷依次分享了在深圳、貴州、北京的實踐成果。
7月9日,以“文明創新”“文明發展”“文明互鑒”為主題的分論壇依次舉行。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探索研究院執行院長何曉冬,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法布里齊奧·霍克希爾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亞洲大學聯盟秘書長劉健,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鄧瑞克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第三屆“清華國際青年對話”于6月29日在深圳開啟,青年代表們在深圳和貴州開展實踐后齊聚北京,在清華大學開展系列交流。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