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最新通報:2025年,僅紅海方向的非法武器流通量已較2024年上漲63%。一艘載有750噸武器的船只在也門紅海海域被截獲。這一數字,刷新了近十年也門內戰武器走私紀錄,也撕開了全球武器黑市最為隱秘的一角。
也門,武器走私的十字路口
紅海并非天生就是“火藥桶”。2025年6月,世界銀行數據稱,紅海航道承載著全球12%的貿易流量,每年近2萬艘商船通過。可就在這條世界經濟大動脈下方,一場關于武器、利益與地緣政治的博弈正在加速。
6月初,聯合國武器禁運監督小組發布報告,點名紅海走私路線已成為中東武裝勢力“血脈”。報告顯示,僅2025年前五個月,紅海沿線各國安全部門查獲的非法武器總量超過3100噸,增長速度為歷年罕見。也門成為報告中提及頻率最高的國家。
也門本身局勢就極為復雜。自2014年胡塞武裝奪取首都薩那后,政府、胡塞、南部過渡委員會、外部勢力錯綜交織。2025年,聯合國難民署數據顯示,國內流離失所者已突破450萬人。也門紅海沿岸地帶安全真空加劇,為武器走私、海上走私網絡提供了土壤。
6月27日,彭博社援引航運保險巨頭Lloyd’s的警報稱:“紅海沿岸非法貨物流動已高度軍事化,涉及無人機、反艦導彈及現代通信設備。”這種升級版走私,遠非過去單純的輕武器交易可比。
全球軍火黑市的冰山一角
7月17日清晨,也門總統領導委員會成員塔里克·穆罕默德·薩利赫通過社交平臺X發布消息,宣布也門安全部隊在紅海繳獲750噸武器。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全球關注。
權威數據表明,750噸武器的體積,相當于一艘中等規模集裝箱貨船滿載。薩利赫在通告與隨附視頻中,詳細展示了查獲武器的種類:海軍與空射導彈系統、防空系統、現代雷達設備、無人機、竊聽裝置、反裝甲導彈、B-10火炮、追蹤鏡頭、狙擊步槍、各類彈藥及軍用配件。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2025年6月發布的報告指出,紅海走私武器的“技術含量”正在顯著升高。這批被截獲的裝備中,部分型號為近兩年新出現的高精度軍用雷達系統,極有可能直接提升區域內武裝力量的作戰能力。
伊朗官方否認與此有關,但國際社會早已將“伊朗-紅海-胡塞”這條武器供應鏈視為公開的秘密。英國智庫IISS于2025年5月底披露,過去一年紅海方向被查獲的導彈、無人機等武器均有伊朗制造特征。
更值得關注的是,薩利赫在聲明中明確指出,這批武器正處于“從伊朗運往胡塞武裝”的途中。胡塞尚未就此公開表態,但多家西方媒體根據AIS(自動識別系統)數據追蹤,確認該船只幾天前曾在伊朗南部港口靠泊。
以色列、胡塞與紅海
2023年10月起,新一輪巴以沖突導致也門胡塞武裝與以色列之間的對抗持續升級。2025年6月中旬,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通過電視臺宣布,對以色列本·古里安國際機場、內蓋夫軍事目標、紅海港口城市埃拉特等地實施了多輪導彈與無人機打擊。以色列國防軍隨即證實,攔截了一枚來自也門方向的飛行器。多家國際航司一度暫停飛行,數萬名以色列民眾進入避難所。
《金融時報》在6月的調查中指出,胡塞武裝已將以色列視為主要打擊對象,且在紅海、阿拉伯海針對與以色列有關聯的國際船只發動襲擊。聯合國海事組織統計,2025年前半年,紅海及亞丁灣地區發生針對商船的武裝襲擊事件同比增長48%。
胡塞武裝在多次聲明中強調,襲擊以色列及相關船只是“對加沙巴勒斯坦人民的聲援”。而以色列則持續對胡塞控制區實施空襲,打擊能源基礎設施與軍用目標。國際紅十字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胡塞控制區的能源與基礎設施損失已超去年同期兩倍。
紅海走私與地區格局再洗牌
2025年6月,全球能源價格再次波動,國際油價一度突破每桶95美元。路透社分析師認為,紅海安全局勢直接影響全球能源與貿易市場,武器走私、武裝襲擾、航道封鎖,成為全球市場風險的“三重奏”。
紅海不僅是能源生命線,更是各國軍事力量的焦點。美國、英國、法國等多國聯合巡航紅海至亞丁灣,嘗試遏制武器與非法貨物流通。聯合國安理會6月最新通過第2682號決議,要求所有成員國加強對紅海地區進出港口貨物的監控。
也門政府在此次大規模武器繳獲后,公開指控伊朗持續向胡塞武裝輸送武器。伊朗方面則予以否認。多國媒體與智庫分析,紅海走私網絡背后涉及多層次利益集團,包括地區中介、軍火經紀人、腐敗官員等。對抗走私,不僅是技術戰,更是情報、資金、政治多重較量。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2025年6月發布研究報告,明確指出紅海走私網絡與東非、南亞等地恐怖組織有交集。武器一旦外流,極易被流入更廣泛的沖突區域,造成地區安全局勢進一步惡化。
多極博弈下的紅海安全挑戰
紅海局勢已不再是也門一國的“家務事”。美國國務院6月28日最新評估,將紅海定為全球安全風險最高的五大海域之一。歐盟理事會同日決定,延長“阿塔蘭塔行動”在紅海與亞丁灣的打擊走私任務期限至2026年。
在多極博弈的今天,紅海已成為全球安全治理的試金石。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均加大在紅海沿岸的港口投資力度,同時也在安理會中提出多項航運安全倡議。2025年6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提出“紅海航道多邊合作機制”設想,獲得30余國響應。
“紅海危機”下,聯合國安理會已多次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各方嚴格執行武器禁運。國際刑警組織2025年6月發布通緝令,鎖定多名涉嫌跨國武器走私的關鍵人物。
參考資料:也門在紅海繳獲750噸武器,包括各種導彈系統
2025-07-17 11:05·海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