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去年同期票房45億的熱鬧場景還歷歷在目,今年到7月16日才勉強破34億,連去年的零頭都不到。觀眾走進影院的意愿像被潑了冷水,電影院里冷清得能聽見爆米花的寂寞聲??稍绞沁@樣,片方越像熱鍋上的螞蟻,改檔改得觀眾都快記不清誰是7月的主角了。 為什么爆款缺席了? 沒有一部影片票房突破5億,這個數字刺痛了整個行業?!堕L安的荔枝》預售4257萬,想看人數38萬,市場預測10億級;《你行!你上!》預售733萬,想看人數19萬,預測票房在2.5億到4.6億之間。差距不是一星半點,但這兩部能撐起爆款大旗嗎? 爆款從來不是靠提前幾天上映就能搶來的。去年《獨行月球》靠沈騰馬麗的喜劇CP和科幻元素的創新,硬是在暑期檔殺出一條血路。今年的電影們卻像在玩"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接力賽,要么扎堆喜劇賽道,要么全往古裝里扎。觀眾的審美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能被輕易復制粘貼。 電影市場正在經歷什么? 當改檔成為常態,產業生態開始失衡。投資方催著快點回本,片方想著早點搶市場,院線盯著上座率,觀眾卻成了最受傷的那個。電影從藝術品變成了快消品,觀眾走進影院的期待值被不斷透支。長此以往,暑期檔的焦慮會變成整個行業的慢性病。 未來的路在哪里? 爆款從來不是搶出來的,而是用心做出來的。與其在檔期上打轉轉,不如沉下心來打磨劇本,研究觀眾審美變化,探索新的類型融合。電影市場的競爭不是零和博弈,觀眾的熱愛不是無限透支的資源。大鵬、陳佩斯和姜文的新片,都有可能脫穎而出。 正如那句老話:"種下什么種子,開出什么花。"只有當創作回歸本心,市場回歸理性,觀眾才能收獲真正的文化驚喜。這個暑期檔的焦慮,或許正是行業轉型的陣痛,而陣痛過后,終將迎來新的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