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14日深夜,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竄訪計劃突然在島內媒體間瘋傳。有消息稱,賴清德將在8月“出訪”南美三國,并以“過境”為名,停留美國紐約和達拉斯兩地。
就在外界還在猜測此行背后水有多深時,一則更為勁爆的內容迅速傳開——這次“過境”,或許是特朗普政府特意安排,目的是配合下一階段的對華談判節奏。
臺灣“民意基金會”指出,賴清德已經走進執政困境。有因必有果來形容再合適不過。鼓噪“分裂”,功虧一簣
賴清德民調下降,與自己近期的政治表演脫不了干系。此前,賴清德啟動“團結十講”系列活動,其第七講原計劃在花蓮公開討論民主議題,卻臨時改為閉門形式,懼怕人民監督。
賴清德的行程安排,從頭到尾都不簡單。島內媒體率先披露消息稱,賴清德將帶著一批企業界代表前往巴拉圭、危地馬拉和伯利茲這三個所謂“友邦”,并借機“過境”美國本土。這已經是他上任以來第二次“出訪”,但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地點選在美國本土,而非關島或夏威夷。
消息傳出后,島內輿論瞬間炸鍋。有綠營人士解釋稱,這次是為了加強經貿聯系,順便宣布采購美國客機和農產品。
表面上看是搞經濟合作,實際卻是向美國交“保護費”。一次“過境”要采購幾十架波音飛機、簽下一堆投資協議,哪怕只是短暫停留,也要搞出“政商一體”的大場面。
更關鍵的是,賴清德在演講中拋出“雜質說”,將反對聲音比作需要過濾的雜質,被輿論痛批“撕裂社會”。
臺媒指出,這種“民主遮羞布式”的政治操作,使原本試圖凝聚共識的活動轉向對立。
除此之外,賴清德鼓動“大罷免”,聲稱要凈化政治生態。
在7月16日的國臺辦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臺媒報道,賴清德8月將“出訪”巴拉圭、危地馬拉、伯利茲,期間擬“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有何評價?
發言人稱: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
正告賴清德當局,“倚美謀獨”枉費心機、注定失敗。
去年上臺后,賴清德曾在12月份打著“過境”的幌子竄訪了美國夏威夷,并與前議長佩洛西進行了通話,但當時美國并未允許賴“過境”美國本土。
此次故技重施,挑釁更進一步,計劃“過境”美國本土。這是一起極其嚴重的挑釁事件。而選擇此時“過境”美國賴清德必是備好了“投名狀”,包括大量采購美客機,繼續加大臺積電赴美投資力度,及此次借“漢光演習”對“自我防衛”的瘋狂決心展示。
也就是說賴清德這個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賣國賊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美國總統自己也左右為難。他既想訪華,給美國企業撈點好處。又得在國內的“鷹派”面前,擺出對華強硬的姿態。
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就這么出現了:如果賴清德只是“技術性停留”,閉上嘴不亂說話,不跟敏感人物見面,美國或許可以假裝沒看見。可他要是想“借美壯膽”,發表什么挑釁言論,或者跟美國政要公開勾肩搭背,那等于直接掀了美國總統的桌子。
賭場的規矩,不容挑戰的底線
對于這場牌局,北京的態度從一開始就寫在了臉上:不準。
外交部、國臺辦輪番警告,直接點名賴清德“不得以任何形式竄美”,告訴華盛頓“不要低估中方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更狠的是,國臺辦頭一回用了“雜質”這個詞來形容賴清德。
“雜質”是什么?就是一鍋好湯里的蒼蠅,是必須被過濾、被清除掉的東西。這兩個字,分量千鈞,等于直接給賴清德的政治生涯下了定論。
與此同時,解放軍在臺海的演訓,早就不是演習那么簡單了。
航母編隊穿過巴士海峽,戰機軍艦繞著臺灣島一圈又一圈地飛。臺媒自己都緊張得不行,說解放軍這已經不是在“演練”,而是在為“實戰”做彩排。
美軍也不是瞎子,他們這幾個月在臺海老實了不少。以前的“自由航行”變成了“遠距離圍觀”,明顯不想跟解放軍硬碰硬。
大陸對臺獨的掌控力,遠超外界想象。賴清德什么時候出門,坐哪班飛機,這些情報恐怕早就擺在了大陸的桌面上。真要“甕中捉鱉”,不過是分分鐘的事。
就算他能順利溜出島,在解放軍全方位的天羅地網下,他也可能“有去無回”。
牌桌的暗流,甘當棋子的配角
臺灣問題,從來都不是一座孤島。
美國就算在明面上退讓,也可能在背地里慫恿別的棋子出來攪局。比如菲律賓,最近就跟臺灣眉來眼去,又是情報共享,又是商量著要“聯合巡邏”。
一個沒有主權的地區,能跟主權國家搞軍事合作?背后要是沒有“提線木偶”的大老板,誰信呢?
菲律賓前陣子甚至叫囂,要搞一個從朝鮮半島到南海的“單一戰區”。這口氣,顯然不是他自己有能力喊出來的。要是菲律賓真鐵了心要當“亞洲版烏克蘭”,那臺灣問題就可能變成一場更大的風暴。
當然,賴清德的“金元外交”也并非萬能。
他派人去訪問巴拉圭,總統潘尼亞當面承認,臺灣的投資“極其慷慨”,讓巴拉圭得了不少好處。但緊接著話鋒一轉,強調巴拉圭“從不漠視中國大陸”。
這盆冷水,潑得恰到好處。它揭示了所謂“友邦”關系的真相:不過是金錢維系的塑料情誼,隨時可以被雨水沖垮。
賭局的終章,寫在開局的宿命
在這場豪賭中,賴清德其實已經輸了。
他和他背后的“臺獨”勢力,動作越多,錯得越多。他們越想掙扎,就越快沉沒。大陸已經亮出了底牌,沒有任何妥協的余地。
美國如果執意配合賴清德演戲,那等于親手點燃臺海的火藥桶,中美關系也別談了。如果美國能及時踩下剎車,那不過是認清了現實。
結語
無論賴清德的“過境”最后成了沒有,或者以什么形式收場,他的政治生命都走到了懸崖邊。他現在被架在火上烤,想下來也下不來了。
大陸對他的定性,從“和平破壞者”升級為必須清除的“雜質”,這已經不是警告,而是宣判。
或許,根本用不著大陸親自動手。當臺灣民眾真正嘗到被政客綁上戰車的苦果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至于賴清德本人,他這場戲,還沒開演,結局就已經寫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